English
向民志:身残志坚义办农家书屋
2019-05-09 11:50 来源:光明网-《中华读书报》 

    向民志,男,49岁,湖南,湖南省泸溪县潭溪镇小陂流村四组农家书屋管理员

    向民志:身残志坚义办农家书屋

    向民志的家乡湘西泸溪县潭溪镇大山深处的小陂流村是一个苗族山区,这里离县城远,由于地处僻壤,文化信息十分落后,村里人识字的不多,很少有人能够完整的读一篇文章,于是卖书订报的群众很少,除了村里订有一些党报之外,几乎见不到一本书。向民志因为双脚先天性残疾,走不出大山,升不了学,只念了五年小学便辍学了,整天百无聊赖,囿在家中,日子过得十分的痛苦。一天,因镇里的邮政投递员有事,来不了村里送报刊,遇见他的父亲,便委托他父亲将报刊转交给村里。父亲拿回报刊当天,因事未来得及交到村部,摆在家里饭桌上,他借机拿起来一张一张阅读,就这一读,彻底让他迷上了书。从此,走上了自学之路。

    自学对向民志来说,也并非易事。没有书,自学从何谈起,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没有书,他用双手爬到半里多外的村部去借报刊,没日没夜的读,不认识的字,他就查字典,好的段落和句子他就摘录下来,有了书报的陪伴,他的生活开始充满了阳光。

    为了使大家都认识到读书的好处,向民志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周围的人多读书,培养大家的阅读能力,提升思想品味,营造书香氛围。每读到一本好书和一篇好的文章,向民志就会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极力地向他人推荐,于是便成了周围人口中的“读书痴”。

    向民志的家境十分困难,母亲去世得早,哥哥英年早逝,与他相依为命的父亲也于去年底辞世,就是这样的家庭情况,经济并不宽裕的他,常从少许的生活费中挤出一点钱来购书订报,他平均每年要订五种报刊,购书七十多本。

    由于喜欢读书,他成了村里人读书的楷模和追求进步的榜样。只要有空闲,大家都会和他来交流,特别是村里读书的孩子,每逢周末和节假日,都聚集在他家里读书学习,俨然把他家当成了增进知识的第二课堂。为了更好地给山区的留守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改善读书环境,他于2016年夏萌生了创建一间公益书屋的想法。创建书屋谈何容易,经估算,不包括购书及购置配套的设施设备费用,仅建书屋所需资金就要约八万元,八万元这个数字对一穷二白的他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创建书屋的梦想。他充分利用自家门前的那块荒地,并不畏艰苦,四处奔波,筹集了十万多元资金,加上父亲的养老金,在村里创建了一间五十平方米的“明志书屋”。他把自已平日里一点一滴积攒下来的稿费用来购书、订报刊,目前,书屋藏书5000余册,有文教、科技、文学、少儿、生活、政治经济等六个品种,报刊五种,置备了8张书架、3张阅览桌、20个凳子和一个报架,还安装了一台电脑供查阅资料专用,“明志书屋”极大地满足了山里留守孩子的读书需求,也方便了村里的父老乡亲。

    自从有了书屋,孩子们读书激情越发高涨,年轻人也不落伍,读书、借书从不间断,一有时间,村民就来读书,全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读书高潮。现书屋每天平均服务读者20人次,开放十三个小时,有时开放到晚上十二点。

    每年他都利用寒、暑假组织孩子开展读书活动,以此来鼓舞大家读书,如今,书屋成了孩子们的家,他也成了一名业余指导员。2018年春节,他与县图书馆联合,成功举办了“同筑中国梦,共度中国年”读书朗诵比赛,吸引了广大孩子参与。

    读书让人自觉改掉了生活中的陋习,为共建和谐社会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由于钟情于读书,村里的小孩上网的少了,年轻人聚集打牌的没有了,大家走到一起来,谈的都是书本的内容,交流读书心得。

    他对读书的热爱在当地起到了积极示范作用。多家媒体对他的事迹进行了报道,向民志成了土家苗寨远近闻名的读书人物。2017年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为全国优秀农家书屋管理员,2018年4月被湖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湖南省妇女联合会评为2017年湖南省书香之家。

    读书,给向民志带来了无穷乐趣,读书,让他找准了自己生活的坐标,实现了人身的价值。是书让他忘记了人生的痛,是书让他忘记了生活的苦,是书让他变得更加坚强,是书给他送来了阳光和微笑。他因读书战胜了残疾所带来的不幸,他从书中找到了属于他生命中的美丽的花环。他成了一个自由撰稿人,把从读书中汲取到的知识,灌输到创作中去,分享给大家,传播给社会。经过不懈努力,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 2008年3月至2012年12月,向民志先后出版了《湘西情歌》《湘西木叶情歌》两本民间歌谣集,一本诗集和一本散文集,数十篇文章在多种刊物上发表并多次获奖,本人还被几家报刊聘为通讯员。

[责任编辑:张晓荣]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