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李冬生:9旬文字匠人的光和热
2019-05-09 12:11 来源:光明网-《中华读书报》 

    李冬生,男,91岁,安徽,原安徽画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安徽省出版总社副总编

    李冬生:9旬文字匠人的光和热

    1928年出生的李冬生,是安徽出版界的离休干部,也是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终身制)的专家。他的一生,对事业的专注和奉献之心,从未停歇。离休后,仍甘当“志愿者”,为出版社审稿20余年,关心老干部处的党建工作,不断释放着光和热。

    1946年,考上了安徽大学的李冬生开始参加地下党工作。他在上海、南京和老家芜湖这条线上做“交通员”,口头传递组织的消息、护送情报人员、保存电话局和电厂等。“位卑未敢忘忧国。我们这一代人从小接受的就是爱国主义教育,课本上都是《义勇军进行曲》《最后一课》之类的作品。”李冬生始终以一个老党员的党性严格要求着自己。

    正常人的一辈子,要工作40年左右;李冬生的职业生涯,却超过了60年。

    1977年,李冬生从安徽省委宣传部下放的池州地区,调到了安徽省新闻出版局。结束了30年文艺工作,开启了30年新闻出版工作。直至1991年离休前,担任过安徽画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安徽省出版总社副总编、《汉语大词典》安徽办公室主任等职务。

    离休并不是李冬生职业生涯的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新上任的领导出于对报刊和图书质量的重视,想让李冬生协助把关。继续担当起报刊和书籍的审读工作,对他来说是件“义不容辞”的事情。

    义务负责了两年报刊,后又当专职编审。离休后的李冬生,这一干,又是17年。“到了2005年,安徽出版集团成立了,我还审了两年书。后来眼睛实在看不清了,找我审书的人才越来越少。”李冬生回忆起那些年的人和事,即使休息在家,上门讨教的同行、后辈也络绎不绝。

    离休后,李冬生还担任了七任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以及图书评奖委员会成员,审的都是理论性、政治性、学术性强和敏感度高的书。在李冬生的决审把关下,《高士其全集》《宗白华全集》还分别获得了第一届和第二届中国国家图书奖。

    “任凭云舒云卷,潮起潮落;无论风刀霜剑,烟迷雾障,唯爱国之心和人文情怀始终未变。”这是李冬生80岁那年出版的自选集——《芸窗乱弹》前言里的一段话。这位有着70年党龄的老党员,从参加地下党工作的热血青年到心系党建工作的鲐背老人,改变的是时代和环境,不变的是信仰和初心。

    李冬生爱书成癖。“读了80多年书,写了60多年书,编了40多年书。”他三句话总结了自己的一生。直到现在,每隔半个月、一个月,李冬生还会去书店逛一逛,买上几本书。因为常年读书,他的思维和记忆丝毫没有老化。

    两个书房,藏书1万多册。李冬生形容自己是“杂食动物”,什么书都看。90多岁的李冬生,如今还每天拿着放大镜,细细地读书,认真地做笔记,“精力好的话,一天能看20来页。”

    “眼睛都贴在书上了,我看着都累!我让他少看点,歇一歇。他说:我看书也是一种休闲啊!”面对老伴的操心和唠叨,李冬生只是笑笑,继续看他的书。

    一辈子写了数千篇杂文、散文和评论,李冬生的文章常年在全国各类报刊上发表,部分文章还入选了《中国杂文鉴赏辞典》《中学生杂文读本》等。出版过的书也有10来本,其1993年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神秘文化》,是罕见的从学术上、理论上系统分析古代神秘禁忌文化的著作。18年后,该书又被列入文史类丛书,由人民出版社重新出版,还成为大学里的辅导教材,网上甚至卖到300多元一本。

    谈到编书,李冬生自信地说,几十年的职业生涯,自己几乎没有出过一丝差错。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李冬生还被中国文联授予了“为社会主义文艺工作60年”的荣誉证书。

[责任编辑:张晓荣]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