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建国
(广州军区某通信团网管办士官)
汪建国当兵27载,经历从明线载波到地缆载波、再到光纤通信等军事通信数代变革;入伍只有初中文化,如今却被人称为“光端妙手”,肩扛士兵最高军衔——一级军士长。荣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二等奖、一等奖,1次荣立二等功、4次荣立三等功,被广州军区表彰为“十大学习成才标兵”。
入伍之初,汪建国的梦想是学一门技术,退伍后回乡好找工作。新兵下连后,他被分配到深山里的一个仓库当保管员。一次,他听说团里要进行通信业务培训,就向仓库领导请了假,步行10多公里钻出山沟,找到作训股长介绍自己的情况。作训股长被他的执著打动,将他安排在载波专业骨干培训班。
在培训中,汪建国的梦想逐渐演变成争当“通信尖兵”。为了圆梦,他上课认真听留心记,晚上常常学习到深夜。培训班结束,汪建国转行成了一名通信兵。走上新的工作岗位,他刻苦学习的劲头依然不减,很快成了技术骨干。
有一次,驻守西沙群岛的海军某部,首次开通海底光缆。为检验“海缆”工程质量,总部通知广州军区:派一名“光端专家”前去,从技术层面全程负责“海缆”检测验收。数百公里的“海缆”,全部沿着海底大陆架自然呈放。技术检测只能从“海缆”两端着手,提取任何中间部位,都无异于“大海捞针”。这种前所未有的检测,对任何经验丰富的专家来说,都是严峻考验。
谁能堪此重任?总部的领导惊呆了:广州军区送来的“光端专家”,竟然是一名士官!
在大家疑惑的目光里,汪建国仅用一个星期,便完成1000余组数据的检测,呈交了厚达40多页的检测报告。报告情况分析透彻,论述有理有据,还给出了十余条极具价值的建议。
2012年3月,部队通信工程建设进入“攻坚期”,上级要求在28天内将5个地面通信台站全部转入地下。其时,团里网管办工程师已转业,光端技术指导缺乏领头人。此情此景,令汪建国心急如焚。团里公开竞岗,汪建国挺身而出,与5名拥有硕士学位的干部同台竞争。结果,理论、操作、维护考核他一路领先。已届不惑的汪建国比小伙子还拼命。白天忙设备拆装,晚上抓设备调试。20多天时间里,辗转两千余公里,安装调试设备百余台,标记标绘的各类通信图纸上千张,如期圆满完成任务。
近年来,为赶上通信技术革命的快捷步伐,汪建国自学《数字传输原理》《SDH原理与技术》等60余本通信专业书籍,达到了一名硕士研究生的学习量。部队配发的某型传输分析仪,数百万的身价、纯英文操作界面,让人望而却步。汪建国迎难而上,挑灯夜读,恶补《通信工程英语》。如今,这套“宝贝疙瘩”成了他形影不离的亲密“战友”。
汪建国还通过自学钻研,熟练掌握了30多套国内外通信传输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修技能,一举考取“光网络高级工程师”这个极富含金量的业内资格证,令同行高手啧啧称奇。
“肥地里得有苗,书桌上得有书。”听了父亲的话,21岁的她接过父亲的背篓,从此踏上送书路。自己爱读书,也把这种热爱传递下去。28年里,她把一百多万册图书扛进深山。在那片群山里,有18万学生读着她送去的书成长起来。她把图书送进深山,也把梦想植入乡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