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在穷山沟里的李平善,幼年丧父,高中毕业后依靠流浪打工为生,卖过报纸,当过洗碗工,开过摩的,做过代课教师……对文学的热爱,给艰辛的生活带来温暖。买不起书,他就去书店里“蹭”看。在工友嘲讽的话语里,李平善坚持着创作,写下上百万字农村题材作品,多篇文章先后发表。如今的李平善已考取公办语文教师,在稳定的环境里继续着自己的作家梦。
李平善出生在四川渠县土溪镇一个穷山沟里,很小的时候,父亲便离开了人间。少年时的李平善酷爱读书,白天上学,晚上回到家干农活,干完农活再看书,有时候一读就是一个通宵。高中毕业,李平善没能进入大学继续深造,家中的土地也养不活一家人,他开始了流浪式的打工生涯。
“为了生存,几乎辗转了大半个中国。”李平善回忆,他去过新疆、广东、海南、山西、武汉……在工地上搬砖、推斗车、提灰桶,做过小生意,搞过建筑,开过摩的,也当过村主任、记者和代课教师。“你能想象的,不能想象的苦,我都吃过了。”惟一让李平善感觉幸福的时光,是利用工闲去书店看书。在书店里,他知道了莫言、沈从文、高尔基……跟现实的必要生存支出相比,买书实在是太过奢侈的念想。好在书店不拒绝只看不买,“蹭书”就成了他的常规动作。“有一次,我在广东的新华书店,看得忘记了时间,等回过神来,书店都已经关门了,我就在里面看了一个通宵,第二天书店的人来看到我,以为我是小偷,抓住我问我偷什么,我说,我能偷的,只有知识。”
除了“偷”知识,李平善还追“星”,追作家的“星”。他在阅读了作家罗伟章的小说后,非常渴望和作家交流,一次,他听说罗伟章有可能在四川宣汉或者南充,就用了一天的时间,从渠县赶到南充,又从南充赶到宣汉,终于见到了心目中的老师。这样的举动,却让身边人对他投以异样的眼光。
流浪打工期间,李平善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所见所闻为题材,写了很多散文、诗歌、短篇小说,投稿到各个文学杂志,偶尔有10元、8元的稿费寄到,他会高兴地告诉每一个工友,但工友往往摇着头说:“可惜了,这人离疯不远了。”工友的惋惜与嘲讽,让李平善时时湿了眼眶,他们不能理解,微薄的稿费收入对于一颗凄苦悲凉却又向往着别样光明的心灵,究竟意味着什么。比起谋生的艰难,找不到可以交流和言说的对象,更让他感觉难受。
“是生活的苦难,给了我创作的灵感。”在沉默的坚守下,《一碗冷稀饭》《浪迹天涯》等原汁原味反映农村和打工题材的作品流出笔端,变成铅字,李平善逐渐变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作者。作家贺享雍这样鼓励他:“前半生的苦难,恰恰是你的一笔财富,是它让你的文思有了火花,创作出精彩的故事。”
2013年,李平善又一部农村题材中篇小说《柳叶儿 你慢慢说》被中国矿联主办的《阳光》杂志和四川省达州市《巴山文艺》同时发表,他的创作才华慢慢得到认可。如今,李平善凭借自己的文学才华,考取了渠县三汇镇第三中心学校的公办教师,教小学语文。稳定的工作让他可以静下心来阅读、写作。“能出一本自己的书,是很多写作者的梦想,我会朝着这个方向再努力。”他愿意继续在写作之路上跋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