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韩海燕:义塾传国学,品行扬文化
2019-05-10 18:24 来源:光明网-《中华读书报》 
韩海燕:义塾传国学,品行扬文化

  韩海燕1940年出生,如今已逾古稀,却仍旧精神焕发,儒雅可亲。韩海燕退休前是文化馆干部,他从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但是他却经常说:“我搞了一辈子文化工作,到头来却是空空如也,说到底还是个文化的侏儒。”儿女们上学的时候,他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儿女学习上的事情,到了孙子辈上学的时候,退休的他想,自己是文化侏儒,父辈大都也是文化侏儒,儿孙到现在依然读不到启蒙的书籍,这种教育一定程度上荒疏了孩子的童年时光,真是一种悲剧。2001年中秋节刚过,韩海燕家来了一位搞语言学研究的邢向东教授,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邢教授还告诉他当时在全国范围内弘扬国学的情况。回到天津后,邢教授立即把教材寄给了他,韩海燕当即复印了四套,然后召开家庭会议,给孩子们教授,效果非常好。于是他四处打听教材,几经辗转,买回了300套教材,逢人便送,可后来发现,许多家庭拿了书却没能真正开展这种教育。所以他在自己家里办起了国学班,义务为孩子们授课导读,这就是“燕翼堂义塾”的前身。

  后来,他发现这样的模式影响面太小了。于是他背起教材,四处宣传,奔走相告,走访了多所小学、幼儿园,游说了多位领导、家长。冒着严寒酷暑,顶着反对打击,他始终坚持自己所走的道路,丝毫不动摇。他套用孔子的话说:“以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一位年逾花甲、满头白发的老人,穿梭在城街巷陌,不管春夏秋冬,为的是老先人留下的文脉不被截断,为的是现当代断层的文化工程重整。2004年12月,韩院长在自家新修的教室里,做了30套桌椅,宣告“葭州国学书院”成立,举行了“儿童家庭文化教育经验交流座谈会”,自此,书院的学生陆陆续续增加,他终于看到了希望。

  2008年暑假,韩海燕又把国学推广班办到了榆林。没有教室,他就在榆林世纪广场上带着孩子们诵读,读《论语》、读《大学》,来参加诵读的孩子越来越多,甚至有不少家长和晨练的大人也参与其中。他认为,中国的教育关键在小学,而小学教育关键又在教材,为此,他专门写了一篇题为《中国教育改革亦可软着陆》的文章,发表在互联网上。他在榆林举起了一面弘扬传统文化的旗帜,影响越来越大,支持者越来越多。现如今,韩海燕的义塾已经培养了近千名学生,越来越多的家庭在他的影响下加入了读经行列。今年,他在佳县新修了书院,包含教室、展厅和宿舍,暑期已经投入使用,他用行动来践行传统儒学。

  十多年来他义务向孩子讲授国学,迄今门下千名弟子入院学习。闻名榆林陕西,却不为浊富,甘为清贫,年岁已高的他心怀责任,胸有担当,立志化身劝学鸟,飞进千家万户门。他不仅仅是一个影响孩子的老师,更是一个造福社会的学者,传播国学的路上,他走得坚定而有力量。

[责任编辑:张晓荣]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