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讯(记者 赵艳艳) 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出台了《曲艺传承发展计划》,对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作进行专项部署。8月15日,光明日报、光明网举办“传承中华文脉 增强文化自信——专家解读《曲艺传承发展计划》”座谈会,邀请了相关专家学者和表演艺术家畅谈曲艺的传承和发展,旨在推动全社会形成关注、促进曲艺传承发展的良好氛围。
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副教授 陈爽 光明网记者 潘迪摄
作为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以曲艺为代表的说唱文学塑造了与正史并行不悖的民间二十四史。“它对当下中国文化事业建设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需求都具有强大的现实意义。”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副教授陈爽指出,对曲艺的保护不应仅是一个博物馆式的保护和观赏,而要“活态传承”,不断发展,和全社会的社会生活融为一体,用曲艺自身的艺术创造和艺术表现来影响当代中国人的生活和精神风貌。
以下为发言摘录:
《计划》的主要亮点
第一,非遗传承人为中心的曲艺生态恢复,涵养和发展。不仅仅把曲艺作为一个艺术表演形式看待,而是把它放在了社会与历史时代大背景下关照。关注了曲艺整体生存需要注意的方方面面。
第二,《计划》把曲艺的现实意义提出来了,作为宝贵的文化遗产,对当下中华文化事业建设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需求都具有强大的现实意义。不仅仅是“博物馆式”的保护与观赏,更要和全社会的社会生活融为一体,用曲艺自身的艺术创造与艺术表现影响当代中国人,当代中国人民的生活与精神风貌。
《计划》有助于解决哪些难点和问题?
《计划》对目前曲艺非遗传承工作中出现的人才保护、人才培养、长篇书目的恢复都提出来非常明确的要求与措施。有助于在接下来的传承保护工作中目标清晰,明确。解决传承人群体日益萎缩,青黄不接,传统书目不敢碰的局面。曲艺就是说唱故事的,尤其是长篇书目,所有的艺术特点,艺术表现都离不开长大的叙事过程。没有长篇,它的艺术华彩表现不出来,它作为民间文学史的厚重的社会功能体现不出来,(郑振铎先生认为讲唱文学塑造了与正史并行不悖的民间二十四史)。这是重塑经典的过程,把曲艺作为独立的艺术门类的核心本体凸现出来,艺术风采展现出来,它和戏曲不一样,它和影视不一祥,它和叙事歌曲不一样。虽然手法可以互相借鉴,但艺术本体特征无可取代。
《计划》与原来相比有哪些新的理念?
曲艺生态概念的提出。太重要了,要建书场,鼓励驻场演出,培养观众。曲艺的表演,舞台上的演员和台下的观众是一体的,是曲艺表演完成的有机整体。这个整体一旦破坏,曲艺表演就没有根了。曲艺的观众与一般的艺术表演形式观众不一样。它实际上是内行观众,外行看门热闹,内行看门道。曲艺的表演,观众几乎是与演员相互陪伴,互为成长的,形成了特定的文化语境。一般不懂曲艺的人从电视上,网络上看的曲艺只是它艺术表现的一部分,必须到那个“声场”,“气场”里去,才是真正感受和触摸到曲艺的本体,也只有在那样的氛围里,曲艺才能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带给人足够的精神享受,艺术感染,风尚教化,和人文关怀。才能真正滋养到人的精神层面与内心深处。
比如:“天津茶馆”里的鼓曲演出,都是几十年的观众,演员唱的什么倒背如流,全场和着板眼,和着伴奏,什么时候叫好,什么时候鼓掌,演员唱的舒服与观众的给劲是紧密结合的。不熟悉曲艺的人真的只看到热闹,我自己的学生“泡”茶馆,它不是一个听听唱,记记谱就完成的一个工作,那太浅了,曲艺的味道与魅力都品不出来。泡了一年的老舍茶馆,渐渐熟悉里面的语境了,各个曲种能听出来了,京韵的流派能听出来了,演员的表演状态能感受到了,伴奏给不给劲也能大致感受出来了。
一个过程其实对于大多数习惯从书本上学习的学习方式来讲,完全是一个“心法”的学习,是不同于理论,知识性学习的,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非常重要的一种“感知”行学习,对一般人来讲其实是非常难的,入门很难,但是到“门坎”,即是曲艺内行外行的门坎,又是我们触摸中华母语体系的门坎,是我们心灵回归,真正变成一个不是“黄皮白心”香蕉人的走着“中国心”的中国人。也只有真正懂得门道才能真正得到艺术享受与精神滋养。因此,引导大家去书场茶馆看曲艺,听曲艺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感受艺术,提高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