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讯(记者 赵艳艳)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出台了《曲艺传承发展计划》,对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作进行专项部署。8月15日,光明日报、光明网举办“传承中华文脉 增强文化自信——专家解读《曲艺传承发展计划》”座谈会,邀请了相关专家学者和表演艺术家畅谈曲艺的传承和发展,旨在推动全社会形成关注、促进曲艺传承发展的良好氛围。
浙江省艺术研究院副院长 蒋中崎 光明网记者 潘迪摄
“不看鱼情,看水情;不看花艳,看土肥。”浙江省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蒋中崎希望通过这次的计划,能营造全社会关心曲艺的良好生态,“一沓子宣言比不上一次实践”,只有将《曲艺传承发展计划》落到实处,才能对曲艺的传承带来良性影响,促进曲艺的可持续发展。
以下为发言摘录:
如何提高曲艺作品的质量?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在座的很多国家代表性传承人,之所以成为代表性传承人主要是艺术精湛。最近这几年我接触了很多曲艺的演出,我觉得演出水准参差不齐,高水准的和一般的差距太大,同样是国家级传承人,差距在专业水准,成建制的保护需要加强,成建制的保护是要专业团体引领,技术艺术不精湛再保护也吸引不了观众,技艺的精湛会有吸引观众的效应。
从五六十年代到今天,专业的曲艺团队大量的削减,甚至有的曲种没有专业的演出团队。我看了计划,这方面提得很少,几乎没有提到。有成建制的从创作团队、文本、观众、演出场所一揽子考虑,我觉得需要专业团体。现在很多曲艺的演出以个体的业余的为主,专业性不够,所以艺术水准和专业有很大的区别。以后可以适当加一点,成建制的演出团队的保护和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