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阳立高
任何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金融业是人才和智力密集的行业,推动我国金融改革发展需要大批金融人才。有优秀的经营人才队伍,金融资源配置和风险管理效率才能有效提高;有优秀的监管人才队伍,金融安全才能得到保障。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大力培养、选拔、使用政治过硬、作风优良、业务精通的金融人才,特别是要注意培养金融高端人才,努力建设一支宏大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金融人才队伍。”这为建设高素质金融人才队伍、促进我国金融业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当前,应从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实际出发,坚持多管齐下、协同发力,努力建设高素质金融人才队伍。
高校要建立开放式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人才,关键靠教育。建设一支宏大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金融人才队伍,高校要发挥主渠道作用。适应金融业发展的新趋势,高校应在金融人才培养方面建立开放式人才培养体系。金融业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各个领域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当前,日新月异的网络信息技术推动人类社会进入金融智能时代,金融与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的联系更加紧密,仅仅按照单一的金融专业思维来思考行事,已不适应新时代对复合型高素质金融人才的要求。因此,高校金融专业教育要有开放意识,不断拓展视野,善于发掘金融专业与其他专业的交叉点,大力培养复合型高素质金融人才。比如,可以设置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金融科技相关课程,使学生更好了解科技对金融的影响。高校发挥金融人才培养主渠道作用,还要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金融知识精通、育人水平高超的教师队伍。在教师队伍建设上,高校也应树立开放意识。要建立更加公开、公正、开放的教师聘任制度,拓宽教师选拔范围,善于从学界与业界、国内与国外选拔优秀教师,形成包括学界学术型教师和业界专家型教师两类资源的教师队伍。金融业在不断发展,高校金融专业教育也必须与时俱进,这是建立开放式人才培养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高校金融专业教育应紧跟金融业的新变化、新动态、新趋势,及时更新金融学科知识体系,积极与新兴金融机构对接,建立校外实践基地,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形成校企协同培养高素质金融人才的机制。
金融机构要构建良好职业成长通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复杂而又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里,金融人才既要不断学习金融知识,又要在金融实践中经受锤炼。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新时代急需的高素质金融人才。让金融人才在金融市场中经受锤炼,就要大力发挥金融机构的作用。金融机构可以给予中高层金融骨干更多创新创造的空间,让其在复杂的金融市场里有更多施展才能的机会。发挥行业佼佼者的引领作用,让其引导其他员工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升能力素质。根据不同岗位层级要求,构建全面、系统、多元的业务能力培训体系。强化与世界顶尖金融机构的合作,畅通金融机构总部与金融分支机构的交流渠道,为员工提供更广阔的学习与交流平台。
政府部门要完善金融人才支持政策。金融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急需人才,政府部门要完善相关政策,为金融人才成长提供政策支持。比如,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进行自主创业的金融人才,可以适度简化创业审批流程,给予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建立高层次智能化金融人才服务绿色通道,为国家急需的金融高端人才提供便捷服务。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保护金融科技领域创新者的合法权益。完善金融人才评价体系,提升原创成果、工作业绩在金融人才评价体系中的占比。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政府部门应完善相关政策,促使金融从业人员严守职业道德。健全、规范的金融市场是我国金融业走向世界的“名片”。新时代的高素质金融人才必须严守职业道德,自觉抵制违法违规行为,维护我国资本市场声誉。政府部门要通过思想教育、制度约束等手段,保证金融业从业人员严守职业道德,推动我国金融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