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山西日报记者 郑璐、通讯员 陈马利
深秋时节,微风轻拂过阳城县苍龙岭那片1000多亩的“常青林”,发出沙沙的声音。放眼望去,松柏苍翠,满山遍绿。然而倒退35年,这里却是遍地荆棘,一片荒凉。
给这荒山披上绿装的就是山下郭峪村的石双砚。
“您又获奖了,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见到石双砚老人,记者迫不及待地与他分享喜悦。今年已是95岁高龄的石双砚,耳朵已经有些听不清了,听着助听器中微弱的声音,他笑着摆摆手:“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每当说起他这些年栽下的树时,老人格外起劲,脸上满是自豪。
石双砚出生于1924年。刚记事起就跟着兄弟姐妹四处流浪要饭。“娘,啥时才能不饿肚子?”石双砚每每问起这个问题,母亲都会指着村口告诉他:“共产党总会来,来了就不会饿肚子了。”后来他真的等到共产党来了,给他家分了地,从此吃饱了饭。
“共产党救了我的命,让我一家过上了好日子,我该为党做些啥?”打从那时开始,他就在心里盘算起来。61岁那年,当他站在家门口眺望对面荒芜的苍龙岭时,忽然来了灵感。石双砚毫不犹豫地扛起锄头上了山,从此,“绿化荒山”的念头在他心里扎了根。
苍龙岭是座石头山,土层不到50厘米,要想种树得先刨出石板。靠一个人、一把锄头刨完整座山的石板,恐怕要到猴年马月了。可他是个犟脾气,一旦开始,就没计划回头。
就这样,石双砚从山底起步,刨出石板再种树,一步步向山上进发。他每天天一亮就扎进山里,天快黑才扛着锄头回家。一个人埋头干了两年,种了200亩刺槐。其实,苍龙岭的土质不适宜种刺槐,200亩刺槐种下去,存活下来的少之又少。村里有经验的老人告诉他,山上土壤瘠薄,能存活的只有柏树,赶紧换品种。
对于生活并不宽裕的石双砚来说,换树苗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怎么办?他对自己说:求人不如求己。此后,他白天上山开荒,晚上四处求教,自学了培育树苗的技术。用了半年多的时间,石双砚成功培育出了柏树幼苗。
育苗成功了,怎么浇水栽种?有村民问石双砚:“种树得到山下的沟里担水,可一担水不够浇一棵树,挑一担水需要近半个小时,想让柏树存活,太难。”石双砚心里有自己的办法,他提前刨好树坑,等到下雨之后再埋树苗,这样,凭借雨水浇树,一天能种200棵。按这样的方法,郁郁葱葱的柏树很快种到了半山腰,但从这里开始,山势便成了斜陡坡,站都站不稳,更别说抡锄头种树了。不服输的石双砚便把双脚埋进土里,挖坑种树。
在这座苍龙岭上,种树可以说是困难重重,但石双砚心里想的只有种树,但凡遇到种树的好时节,他干脆一个人搬到山里住,这样年复一年的坚持打动了村里所有人。1987年春天,郭峪村委组织村民成立了老年林业队,和石双砚一起绿化荒山,石双砚也成了老年林业队的带头人。
“老年林业队刚成立时,几位老伙计因为活重又危险,打起了退堂鼓。”石双砚回忆道,“我就给他们讲,董存瑞和黄继光当兵打仗也不挣钱,他们流血牺牲难道是为了自己的小家?共产党员就应该舍小家顾大家。不管有啥困难,咱非要把这荒山变绿山。”石双砚的言行感染了队员们,他们说:“别人只是在种树,但石双砚却把种树当成自家的事做,他种的是对党的深情。”
“当时和我一起种树的10个兄弟平均年龄在60岁左右,一年我们几乎是300多天都在山上。”为了便于护林防火,石双砚又带着大家开辟了一条3公里长的山间通道。那时候,上山植树都是这群老人,有的拄着棍,有的还弯着腰,每天往返走20多公里的山路,开荒、打坑、担土、栽树,光解放鞋就不知道穿坏了多少双;4年时间里他们用坏了300多把头和尖镐,打凿树坑50多万个,担土4万多立方米,育苗100多万株。
寒来暑往,斗转星移。11位银发老人在山上书写了传奇,1000多亩的苍龙岭披上了绿装。如今,老年林业队的11名成员只剩下石双砚一个人了。30多年来,队长换了一任又一任,队员走了一茬又一茬,唯有石双砚老人执著地坚守在植树造林第一线。
在苍龙岭山腰的陡坡上,有不少不太高的小树苗,这是今年春天下雨时石双砚刚栽种下去的。他抚摸着小松柏的枝干,像是抚摸着自己的孩子。“这片林子里的每棵树都是我的孩子,一天不见就想得慌。”石双砚指着山顶说,“那片树是1992年种下的,旁边那一片是2013年补种的。”对山上的每一棵松柏,他都了如指掌。
在石双砚的带动下,村里越来越多的人投身植树造林。如今的郭峪村,山上绿树成荫,山下果菜飘香。苍龙岭上那片青松翠柏早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村民们也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兴办农家乐发展乡村旅游,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
“这一山的树就是我对党的报答。”石双砚说。信念日久弥坚,这满山的松柏是石双砚时刻牵挂的孩子,更是他留给后辈的无价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