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今天(10日),“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工作座谈会举行,数位参会代表分享听讲感受和学习体会。据悉,自2014年5月以来,讲坛已举办100场宣讲活动,取得良好效果和社会反响,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品牌。
“价值导向对于青年人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学校是进行核心价值观宣传的重要阵地,那么怎样去占领、如何能守住?我想,百场讲坛给出了答案和启发。”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专业博士研究生张冬冬,5年前聆听了百场讲坛的第一讲,到现在还对主讲人抑扬顿挫的语调、幽默风趣的风格、精彩深入的讲解印象深刻。“讲坛启发我,学习践行核心价值观,不能单纯就事论事,还要深入领会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内核。”张冬冬说。
“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致力于思想的滋养、感召与引领,并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讲坛至今已经在江苏讲了六场,其中有一场让我特别有感触。”光明日报社江苏记者站站长郑晋鸣娓娓道来,去年8月,“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97场在江苏省灌云县开山岛举行,当天到场的都是获得“时代楷模”的道德典型,他作了题为《王继才守岛精神的价值取向》的演讲。
由于正值盛夏,当天岛上的温度有四十多度。“时代楷模”崔根良的衬衣已经湿透,可他对郑晋鸣说:“我们在这里连半天都坚持不了,王继才却在开山岛坚守了32年又13天。”在守岛的32年里,王继才每天早上5点,就和妻子准时在岛上举行两个人的升旗仪式。王继才的故事让现场的观众流下了泪水。“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取向。王继才的爱国观是什么?家就是岛,岛就是国,守岛就是卫国。”郑晋鸣期待,“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不仅要讲百场,更要讲千场,一直讲下去。
从一到百,“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贯通理论与实践、融通历史与现实、连通国际与国内,广泛传播当代中国的价值观念和文化自信,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认知认同转化为践履笃行,让众多听讲人受教,取得了良好效果和社会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