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织牢织密防护网 有序推进复学复课
主讲人: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 邵新宇
文字实录
同志们,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以特别的方式见面,和大家交流华中科技大学是如何织牢织密防护网,有序推进复学复课的。
岁末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湖北是全国疫情最重、管控时间最长的省份,身处疫情中心的华中科技大学也是面临困难最多的高校之一。从1月20日那天,习近平总书记就疫情防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学校当晚成立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由我和校长任组长,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工作。到6月8日,第一批2020届毕业生回到阔别已久的校园。这期间,我们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
1.打好抗疫战争,持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
学校是个超级战场、超大社区,面临的是超难任务。
我们把学生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关心关爱每一位学生。全校近6万学生,无论身处何方,学校都保持联系,精准掌握健康状况。留校学生近1000名,学校第一时间安排单人单间居住,免费配送一日三餐,发放口罩、消毒剂和生活物资,辅导员、心理咨询师“一对一”与他们谈心谈话,疏导压力、解决困难,让他们安心、让家长放心。
我们把救死扶伤重任扛在肩上,全力救治每一位患者。学校11所附属医院均是新冠患者定点救治医院,是抗击疫情主战场,特别是协和医院和同济医院,作为核心攻坚医院,收治的都是危重病人,啃的都是“硬骨头”。我们还积极与国外多所友好院校及医疗机构进行了50余场视频连线,传递防疫经验,提供医疗援助,共享中国方案。2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视频连线我校附属协和医院,孙春兰副总理也多次到我校附属医院看望、指导,这是对华中大医护人员的最大鼓舞,也是对学校的最大肯定。
我们把守好校园生命线抓在手上,不放过任何一个漏洞。习近平总书记告诫,“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虽然前段时间网上评价说,“华中科技大学或许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之一”,但是学校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织密防护网,筑牢筑实隔离墙,努力让“华中大就是世界上最安全、最安心的地方之一”。学校推行实名制门禁管理系统,运用信息化手段“管人、管门、管阵地”,精准实现人员行踪可知、可查、可追溯,确保进入校园的每一个人都是健康的。
2.提升育人能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为把疫情对同学们学业的影响降到最小,学校千方百计提供最优质的教育资源、最周到的服务保障。
我们开展“云教学”,不停教不停学。在2月17日春季学期的正式开学日,如期开课。各院(系)按照“一院一策”和“一课一策”组织在线教学。大家整合多元化学习渠道,推进信息化教学,保证线上学习与传统教学实质等效。本科1797门理论课程全部按期开课,参与线上学习的本科生达100%;研究生开课545门,线上到课率100%。同时,清华大学为我们分享了近20门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实现华中大与清华学子同上一门课。抗疫推动了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也极大地提升了同学们自主学习能力。
我们开展“云思政”,讲好抗疫故事。在与疫情的殊死斗争中,附属协和医院第一时间发出《守护健康,打赢疫情防控战》的倡议书。附属同济医院党委成立临时党支部,留下“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誓言。在校园防控战场,学校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组成社区联防队、网格工作组,二级单位书记、院长、教授、机关部处长等身先士卒,为一万三千多户、近两万名校内居民充当志愿者、“快递小哥”。95岁“钢铁院士”崔崑夫妇第一时间主动捐款100万元。这些身边的故事生动诠释了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我和清华大学陈旭书记共同为学生党员上党课,我和校长李元元还分别给全校学生讲授抗疫思政课,把抗疫故事作为鲜活教材,引导同学们树立在逆境中成长成才的坚定信心。各院系书记院长、党支部书记、辅导员也参与到抗疫大课中,和同学们共同答好这场疫情大考中的中国答卷。
我们开展“云服务”,助力成长成才。学校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顺利毕业,尽早就业”要求,发动全体教职工和校友力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全力保障“就业率不低于去年,就业质量不低于去年”。就业指导中心和各院系积极搭建“云招聘”服务平台,举办“空中宣讲会”,开展就业“云指导”,全力保障学生就业。我和校长也积极主动去就业宣讲会站台,恳请用人单位对我校学生应收尽收。我们精心组织“云答辩”,网络答辩的形式打破了空间限制,让我们能有更多机会请到国内外顶尖的专家教授,提高答辩质量,促进学术交流。我们强化监督,确保公平公正,完成了近500场考研“云复试”,相关做法被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作为典型经验报道。
为迎接毕业年级学生返校,学校安排了入学时的欢迎礼遇,免费进行抗体检测,提供毕业餐、防疫大礼包、毕业大礼包,以及校内循环车和毕业手续一站式服务,为随行家长和车辆开设专门通道。各学院党委书记和辅导员前往武汉三大火车站和天河机场迎接学生,老师们纷纷志愿送站、温馨护航,甚至“抢单”用私家车送毕业生顺利离校回家。各院系在宿舍楼下举办小型学位授予仪式,校领导为同学们拨穗,给同学们最暖心的毕业仪式感。我们承诺,待疫情结束、山河无恙,欢迎同学们回校参加最隆重的学位授予仪式。
3.加快疫后重振,努力化危为机勇开新局
四个多月来,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我们都是亲历者和参与者。经过这场疫情大考,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对疾病与健康、个人与国家、科学与发展、人类与文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在这里,有几点思考与大家分享。
一是要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前所未有调集全国资源开展大规模救治,不遗漏一个感染者,不放弃每一位病患,从出生不久的婴儿到100多岁的老人都不放弃,确保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就医。对比疫情仍肆虐的某些西方国家政府,罔顾生命逝去,动辄甩锅、撒布虚假信息。显而易见,抗疫斗争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政治优势。我们要更加坚定制度自信,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自觉把小我融入到人民的大我之中。
二是要传承英雄精神,育新机、开新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总书记还说,武汉不愧为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不愧为英雄的人民。加快谋划疫后重振,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我们要用抗疫斗争中的英雄精神兴校风,坚持党旗领航、追求卓越,助力补齐国家公共卫生短板,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严教风,打造最好的本科教育,让研究生站在创新最前沿。强学风,擦亮学在华中大、文化素质教育、创新创业三张名片。促医风,白衣执甲,护佑安康,为全球战疫“中国方案”贡献华中大智慧。
三是要具备世界眼光,坚持科学与人文并重。科学求真,人文求善。战胜疫情需要科学与人文携手,既要坚持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依靠科技硬核实力,还要依靠敬佑生命、团结奉献的人文情怀。当前,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世界形势令人担忧。中国人民不仅希望自己健康,也希望世界人民健康。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倡议,彰显了中国担当。我们广大青年人要站在为人类前途命运负责的高度,提升科学素养、培养人文情怀,干有高度的事,做有温度的人,共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共同保护人类生命和健康!
让“学在华中大”的品牌在抗疫大考中更加响亮
主讲人: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2017级本科生 郭子奇
文字实录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郭子奇,是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一名学生党支部书记,很荣幸向大家汇报我的思考和感悟。疫情发生以来,华中大作为全国投入最多床位和医护人员的高校,始终坚守在抗疫第一线,为抗击疫情贡献了重要力量。身在全国各地的我们,既为学校感到自豪,也时刻牵挂着老师们在前线的健康平安。期间,无数感人至深的故事激励着我们、引领着我们,老师们在课堂内外耐心地关心着我们、教育着我们,让我们即使在最艰难的时期,也始终没有动摇信心,没有放松学习。
与学校共同经历的抗疫大考,对我们大学生而言,是一堂鲜活的“思政课”,是一堂前沿的“专业课”,也是一堂深刻的“实践课”,让我们接受教育、经受历练、收获成长。
我将从三个方面进行汇报,首先是党旗领航传承红色基因。
一、党旗领航,传承红色基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华中大有着“党旗领航”的红色基因,听党话、跟党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一直都是我们鲜亮的底色。我是在学校“党旗领航工程”指引下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的。
“钢铁院士”崔崑、英雄胡吉伟学长和黄群校友的事迹深刻教育着我们。
疫情发生后,我主动报名参加了家乡的社区防疫志愿队,参与值班、送菜、测体温等工作,服务居民6千余人次,队友中既有60岁的退伍老兵,也有“90后”、“95后”的青年党员,大家克服困难、齐心协力,把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做得井井有条。实际参与疫情防控,让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一个党组织就是一个战斗堡垒、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疫情期间,党支部同学们虽然分散在全国各地,但是党支部和党员作用的发挥没有停。我们组织召开了“共抗疫情,爱国力行”系列主题党日活动,坚持在“云端”过好党组织生活,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通过微党课、分享会、主题演讲、知识竞赛等方式,学习抗疫精神、讲好抗疫故事。
我们还组织动员同学们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有的同学成为社区网格员、快递员和宣传员,奉献在社区联防联控的第一线;有的同学参与医务工作者子女关爱行动,精心备课,开展线上服务,坚决保卫抗疫“后方”;面对错综复杂的网络舆论环境,支部还组成网络宣传小分队,及时转发“战疫”真实资讯,让真相跑过谣言,引导同学们科学抗疫、理性防疫。
二、追求卓越,树立优良学风
华中大历来秉承追求卓越的精神,树立了优良的学风,有着“学在华中大”的美誉。抗疫斗争中,这种追求卓越的精神再次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一批华中大的老师和同学们,坚持科技硬核抗疫,为打赢疫情防控战提供了科技支撑。这让我们深切感受到,面对艰难的环境,我们只有坚持学习,不断追求卓越,才能从容淡定,进而化危为机。
在老师们的指导下,我们坚持“停课不停学”,把“学在华中大”的精神延伸到了网络空间,主动适应网络教学新模式,云课程、云考试等已经成为了新常态。为提高同学们在家的学习效率,我们建立线上云自习室,利用相关网络学习软件,找回在校园自习的感觉。每晚同学们都会准时出现在云自习室,列出自己学习任务清单,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大家在互相激励、互相监督中共同进步。
党支部还组织同学们参与“师生茶座”“能力提升工作坊”等网络直播课程,全方位提升能力素质;同时,我们还通过新媒体平台,开展学业辅导“微课堂”“每日一题我来答”“小伙伴计划”等系列活动,打造了学风建设、学习方法、学业资源分享等栏目,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三、永久奋斗,投身强国伟业
党领导人民的这场抗疫斗争,让我们加深了对世界、对中国、对自己的理解。特别是国内外抗疫的鲜明对照,让我们更加增强了“四个意识”、更加坚定了“四个自信”,更加自觉了“两个维护”。
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青年节寄语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党员,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我们要努力做到三个方面:一是带头落实抗疫举措。严格按照学校和地方防疫要求,一切行动听指挥,严格按照学校部署安排有序复学返校。二带头讲好抗疫故事。学懂悟透中国抗疫故事中体现出来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和中国效率,凝心聚力,传递中国声音。三是带头践行抗疫精神。把小我融入大我,不惧风雨、勇挑重担,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我们将坚持党旗领航,传承好华中大追求卓越的精神,主动融入时代的滚滚洪流,坚持永久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