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山东大鼓发源于鲁北、冀南一带的农村,为我国北方最早的鼓曲形式,原名犁铧大鼓,因其最初用耕地的犁铧碎片伴奏而得名。刘鹗《老残游记》加以美化,据其谐音改称为梨花大鼓,从业艺人叫做“唱梨花片的”。约在民国十年前后,犁花大鼓发展成为具有全国影响的大曲种,因其“所唱皆山东土调”、“唱者皆山东产”而通称为“山东大鼓”。
山东大鼓产生的时间约在明代中叶,明末清初开始成立门户,距今已有350余年的历史。清代中叶,山东大鼓发展成为一种具有相当影响的民间说书艺术形式,艺人队伍明显扩大,艺术表现手段日趋完备。嘉庆年间发展出五大分支,唱腔上形成了北口老牛大捽缰调、南口梨花调、小北口三大派别,出现了《响马传》、《刘公案》等大量中篇书目和许多段儿书。清同光年间,山东大鼓有了重大发展,南口梨花调开始出现女演员,并进入城市演出。继郭大妮、黄大妮之后,有“红装柳敬亭”之誉的王小玉姐妹(白妞、黑妞)于光绪十年前后进入济南演唱,引起轰动。刘鹗在《老残游记·明湖湖边美人绝调》中用优美传神的文辞,生动描绘了白妞王小玉出神入化的演唱情形。王小玉姐妹为山东大鼓真正立足城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为山东大鼓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
清末,山东大鼓大兴,不仅遍及全省,还占据了河南、江苏、安徽、河北、京津、东北等地书场。出现了许多山东大鼓班社和数十位著名艺人,如“盖山东”董连芝、“白菜心”杜婉君、“响三省”郭彩云、“鼓界皇后”鹿巧玲以及谢、李、孙、赵“四大玉”等名家。
20世纪三十年代后期,山东大鼓因曲目唱词的雅化、唱腔音乐的僵化逐渐远离了基层群众,加之新兴曲种的冲击,逐渐走向衰落,现在仅有少数演员和大量文史资料遗存。
山东大鼓直接起源于中华民族最基本的生存方式——农耕,反映了生产方式与艺术形式的密切关系,折射着丰富的生活习俗和生动的生活场景,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文化的结晶。山东大鼓又是非常成熟的曲艺形式,其音乐唱腔风格独特,男腔顿挫有力,女腔舒展优美,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山东大鼓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