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2006年,流传在凉州大地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说唱艺术——凉州贤孝,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凉州贤孝”的历史源远流长,传说源自西夏。现存文献上所能看到的关于“凉州贤孝”的最早记载始于明朝。但武威民间传说认为,凉州贤孝起源于凉州东北乡,据说创始人为清朝年间长城乡红水村一位姓盛的落第秀才。从事凉州贤孝演唱职业的艺人,大多是盲人,特别是以先天盲者占多数。为了谋生,一些盲孩子自幼便从师学艺,学成之后走街串村四处卖唱,当地人称之为“瞎弦”。
包罗万象的表演内容:
凉州贤孝以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通过曲折动人的故事,丰满生动的人物形象,表现普通民众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凉州贤孝的内容,主要以述颂英雄贤士、烈妇淑女、孝子贤孙、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故事为主,寓隐恶扬善、喻时劝世、因果报应、为贤行孝等宗旨于其中,是歌颂孝子贤人故事的善书贤传,是对中国传统忠孝文化的传承与宣扬。
丰富多彩的表演门类:
凉州“贤孝”是中国民间文化的一朵奇葩,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有深刻的内容和独特的形式。凉州贤孝的演唱,一般分为说白、诵唱和伴奏三部分,以前多由一人完成,现在多于一人的演唱方式逐渐流行。“凉州贤孝”说唱时一般用来伴奏的乐器主要是三弦和二胡。其音乐保留着许多古老的唱腔曲牌,吸收了“凉州杂调”和地方民歌的丰富营养。曲调顺畅动听,富于变化,能生动形象、活脱逼真地表现各种故事人物。凉州贤孝的唱词,具有鲜明的口语性特点。唱词大量使用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凉州方言土语、俚语和粗鄙词语,句式长短不一,完全根据表达的需要或长或短,自由灵活,但以七字句、八字句为主。有时押韵,有时不押韵。唱词通俗幽默、风趣生动、富有生活气息,且蕴含着一定的人生哲理。
内涵深厚的历史价值:
凉州贤孝渗透了佛道精神、民俗风情、民众文化、民众心态等。凉州人的群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就在贤孝中有所反映,而且它所包含的意义,又远远超越了凉州,中国文化的几乎所有信息,都在凉州贤孝中有所反映。
凉州贤孝是凉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折射出凉州人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在民俗学和文化人类学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如今,这项深深刻上武威历史文化烙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受到各级政府、部门、领导的重视,通过民间文艺大赛、“非遗宣传日”剧目展演等各种形式,积极进行挖掘、保护、整理、传承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