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渔鼓源于汉朝,盛流在唐朝,又名“道情”,在湖南俗有“渔鼓筒”、“打渔鼓”之称。渔鼓是一门以边打边唱兼道白的曲艺艺术形式。一般由一人演唱,乐器由一鼓一钹一筷三板组成。鼓为渔鼓,即一截长约1米,直径约10厘米,下端蒙着鱼皮,蟒皮或猪心外膜的竹筒;板为简板,是三块长约20厘米檀木或茅竹片;钹为直径17厘米铜钹;筷为一根普通竹筷。
艺人演唱曲目时,或坐或站,坐时一般高坐于竹椅上,将渔鼓斜放在左膝盖上,以左肘护住,右手拇指按住渔鼓下端,其余四指轻轻而有节奏地拍打着蒙皮,发出“嘭、嘭!”之声,左手拇指和中指,无名指则捏着简板,五鼓三板击拍,形成悦耳的节奏。站唱时是将渔鼓横挂在左腰上,左手将渔鼓按稳在胸前,右手敲打。这个敲打的指法一般有四种,即“击”(四指同时拍击)、“滚”(四指连续交替单)、“抹”(四指击鼓止音)、“弹”(四指屈指连续交替击弹)等渔鼓表演有唱、表、白之分,以唱为主,慈利渔鼓的曲调以高昂雄浑见长,且尾声悠长,别具一格。慈利渔鼓的唱词讲究前后韵脚对齐工整。据查,慈利渔鼓共有14个半韵,分别是:“东、南、西、北、四、海、明、扬、明、荷、花、出、水、藕、抱、二”,其中“二”只有半个韵。
新中国成立后,文化部门按照中央“戏改”精神对传统渔鼓唱词进行规范整理,弃其糟粕,进一步规范了唱本。慈利渔鼓的唱词由原来的七字句变为字数不限的长短句、嵌字句,增加道白和夹白,由单人演唱发展为二人甚至多人同台演唱。渔鼓具有雅俗共存、诙谐多趣的特色,要想打好渔鼓,必须“板”、“演”、“点”三点完美结起来。板即为唱腔,演为神态、表演,点为渔鼓乐器。
经过县文化部门的努力,目前慈利渔鼓传承状况良好,有代表性传承人6人,学习打渔鼓的学徒有100余人,流传的经曲目有《恩歌记》、《粉妆楼》、《满春园》、《梁山伯与祝英台》、《见人红》、《二朵梅》、《渔鼓根生》等20余本,近几年来新创作了有《十字古人》、《惠民政策真是好》、《人民的好书记》、《说子》、《探监训子》等60余本。2008年,慈利渔鼓列入张家界市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