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金钱板是川渝两地传统的曲艺说唱艺术之一。它由快板、莲花闹演变而成,兴于明末清初,流行于民国时期,距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
金钱板的道具为三块小竹板(每块长30厘米;有两块挖了小孔,且孔中窜有古时用的铜钱),艺人一手执打板,一手执底板和面板,通过三块竹板击打出各种板式和节奏为其演唱伴奏。
金钱板的唱腔,包括满腔、半腔、数板、“云里白”、耍耍腔、梭子腔和大腔。其唱调是以川剧的部分曲牌和一些四川民歌的曲调为基调形式的,亦采用了川剧曲牌之名,如“红鸾袄”“富贵花”“江头桂”“满堂红”等。传统曲目有《三国》《水浒》《游江南》等长篇的“长条书”,有取材于民间寓言、故事、笑话的二、三十句小段的“诗头子”,传统书目中有最能吸引听众的三段“买米书”,即《武松赶会》《武松闹庙》《武松打店》。
金钱板是一门十分注重表演的说唱艺术,不但要绘声,而且要绘色,使所说故事非常生动、形象。几百年来,金钱板在三峡一带十分流行,特别是在城镇的茶馆、酒楼坐唱很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