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千百年来,锦州地区商贾云集,流民往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文化交流、民俗民间艺术滋长发育的最佳舞台。伴随着历代拓边的军士,因荒旱、战乱而闯关东的关内移民和奔波于商路商贩们的无边的寂寞和苦难。能够在这漫漫长路上的驿站里,慰藉这些孤苦心灵的,只有轻装简行和这些流民同样命运的鼓书艺人。在他们声情并茂的表演中,古代英雄忠贞报国的神勇狭义,使这些军士、商贩得到激励和前行的目标。辽西人尊重这些慰藉他们心灵,指引他们前行的鼓书艺人,称他们为先生。这就为曲艺中的东北大鼓这一我国北方重要的说唱艺术在锦州乃至辽西借地生根并形成西城派流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发展空间。
东北大鼓是广泛流传于东北三省的一种鼓曲艺术,亦叫大鼓书、鼓词、大鼓词。它与南方的弹词都是以七字句或十字句为主,是与唐代变文、宋代陶真、明代词话等一脉相承的。而明代的词话就类似今天的鼓词与弹词。
《东北俗文化史》147页写“‘鼓词’一词,最早见于明末贾凫西的《木板道人鼓词》。近代大鼓起源于清代,广泛流传于北方诸省(南方少数地区亦有)。由于各地的方言、语音不同,在大鼓的前面多冠以地名,如东北大鼓、山东大鼓、安徽大鼓、湖北大鼓等”。
清末,东北地区大鼓已广泛流传。《陪都纪略》中有“讲通套、说的妙,大鼓书、梅花调。漫西城,拔高帽······”等语。其中“漫西城”即为东北大鼓曲牌之一,也叫“慢西城”。它是以锦州为中心发展起来的西城派东北大鼓。
西城派东北大鼓,是东北大鼓辽西化的一个分支,节目长短结合,曲调优雅动情,内容丰富多彩,清新雅致,深为群众赏心悦目,乐于接受。继承并发展了东北大鼓的艺术精华。在二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特别是在近半个多世纪里,是锦州人最熟悉、最亲近,也是最为自豪的乡土艺术之一。
据考,清康熙时期,子弟书就传入北镇,嘉庆、道光年间锦州地区即有了著名子弟书作家韩小窗、二凌居士邸文裕等。地处要冲的锦州是关内外流动艺人的“中转站”,有“雁过拔毛,艺过留声”之名。清末民初,外地书曲艺人范长春、郭子香曾流入北镇唱过子弟书,鼓书名家也云集锦州争先献艺,各显芳华。使锦州有了一批卓有成效的东北大鼓艺人群。如:鼓书三代同芳的顾德然及其徒刘心诚(刘子忠)、徒孙韩朝仲(黎百发之师);锦州的梅家门的五代传人吴鑫九、六代传人陈玉和、赵广生(宋修仁师)、崔广顺和梁福吉、范心斋等,西城调亦立派成型。
民国伪满期间,锦州云集宋修仁、赵广生、赵凤霞、黎百发、胡大嚷、杨春圃、刘金山等名家,纷纷流动,献艺锦城。五十年代,陈仲山、陈青远父子从江北来到锦州,使西城派大鼓增添了新的活力。
陈俏帅,宋风雅,争芳斗艳,誉满辽西。《东北俗文化史》150页写:
“西城调,以锦州为中心,盛行于北镇、黑山、义县、阜新等地。唱腔低沉悲壮,起伏较大,变化多端,喜欢加‘哎哟哟’等衬字,适于演唱低沉的段子,如《罗成叫关》、《刘金定观星》、《孟姜女寻夫》等。”
《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东北大鼓条目中写“还有以锦州为中心的西城调擅长演唱《罗成叫关》等悲壮故事。”
西城派东北大鼓是东北大鼓辽西化的一个分支,节目长短结合,曲调丰富多彩。而东北大鼓艺人宋修仁及所唱书目《回龙传》、《回杯记》和其师爷、师父祖孙三代师承所创编的《大明五义》就是西城派东北大鼓艺术风格的综合体现。
老西城唱腔虽不似奉调那样缠绵舒缓,但由于其低沉哀怨,不够明亮,速度较慢且缺乏力度,不适于表现一些书目,尤其是反映现代题材的作品。1957年著名奉调艺人陈青远到锦后,为适应辽西听众的欣赏习惯和说新书的形势,经精心策划,反复实践,对传统的腔调逐一做了删改取舍,并将其他流派,其他曲种,包括某些戏曲的曲调和板式溶入其中,一改过去以红板为主和单调板式和低沉缓慢的冗长唱腔,形成了一个具有崭新风格的流派——新西城。
新西城音乐具有结构严谨、手法简炼、节奏明快、板式灵活、富有力度及说唱风格突出等特点。它的形成不是抛开传统,而是在传统曲调及其表现形式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的结果。革新使这一古老曲种靠近了时代,贴近了听众,丰富了表现力,新西城正是适应了当时的历史环境,大胆革新、与时俱进,使这一古老曲种重新焕发了青春。
西城派东北大鼓的前辈代表人物宋修仁,新西城的创始人陈青远、弦师黎百发及后辈传人陈丽君都已驾鹤西去,现传人陈丽洁、李丽明、宋国泽等人平均年龄60左右,后继无人。西城派东北大鼓的传承令人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