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红旗农场一带传唱的曲子戏,始于中原来的灾民及清朝的军屯、民屯和奇台“缠头老二”戏班子,有100余年的历史。
十八世纪中叶清政府收复新疆,结束了沙俄侵占新疆长达30年的统治。清政府从中原大量移民至此,并派清军驻防,加上中原灾民相继来疆,这三部分来疆人员,组成了庞大的屯垦大军,固守在祖国的西部边陲。他们生产、生活,共同抵御外族入侵和反对民族分裂,逐渐形成了共同的文化习俗和传统的演唱风格。
曲子戏有它自己的演唱技巧,在唱腔唱词上具有明显的乡音韵味、方言土语、乡间小调,可边唱边舞;时而花腔大度,时而差涩忸怩;有传统大剧架式,又有小戏的摆杂;有文言格律,又有方言土语,这种剧种灵活多样,变化多端,传授各异。
曲子戏由过去的九腔十八调发展到今天的三十六大调、七十二小调,这些曲调常用的有越调、五更、东调、西字、岗调、连相、尖尖花、长城、银纽丝等。
改革开放后,随着文艺的复兴,曲子戏又被老艺人们相继传唱,在局部地区已有一定的广泛性、喜好性和娱乐性,2008年,兵团申报的曲子戏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