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眼望巍巍昆仑,身依高原明珠,他身着工装,在晶莹悠远的蓝天下,如同戈壁里的一株红柳。焊枪为笔,钢板为纸,心为尺,技为魂,他扎根青藏高原,近30年描画绚丽的人生轨迹。他,就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石油技能专家,青海油田公司格尔木炼油厂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焊接高级技师杨永磊。因为死钻研、硬琢磨的倔强,还有名字中的“磊”字,他被同事们亲切地叫作“杨石头”。
淬火 艺痴者技必良
“去当电焊工吧,有一技之长,就等于抱上‘铁饭碗’,在哪儿都饿不着!“因为父亲的这句活,1991年10月,杨永磊通过招工走进青海油田格尔木炼油厂,成为青海油田炼化装置保驾护航的电焊工。然而,“钢铁裁缝”的成长之路并不平坦。
“我知道自己学历低,所以更要以勤补拙。”1992年5月,格尔木炼油厂刚刚成立,还不具备焊工培训的条件。为了提高焊接水平,杨永磊每天都去找些废料,把找来的废料手工磨成标准的工件,挤出时间来练习,每天都要用掉几公斤的焊条。那时,焊凳子、桌子和工具箱,把每一道焊口都当成压力管道去操作,争取做到精益求精。他还记得催化装置的第一次大型改造,工作量很大,格尔木炼油厂焊接技术力量薄弱,很多特殊部位、特殊材质的项目包给了外协单位。为了填补技术上的空白,杨永磊紧紧地抓住这次机会,利用休息时间跟着外协单位焊工学习焊接操作,仔细观察他们每一个操作步骤。观察中学习,总结中提升,他把听到看到的进行总结,然后结合理论利用值夜班的时间进行练习和实践。为了找到问题、解决问题常常练习到深夜。29年过去,他身上也被焊花烫下无数块大小不一的疤痕,有的随着时间而消失,有的却留下永恒的纪念,那些疤痕见证了杨永磊为焊接事业付出的心血。
攻关 切磋琢磨成宝器
2017年3月,塔西南化肥厂处理转化炉炉管出现裂纹,生产面临停摆。在本厂技能人员皆束手无策的情况下,塔西南化肥厂将这一“疑难杂症”汇报给集团公司寻觅“良策"。杨永磊被集团公司技能专家平台“点将”,接到了这支千里之外的加急“令箭"。
临“危”受命,杨永磊刚到塔西南化肥厂,他顾不得休息就一头扎进现场,对设备进行“搭脉问诊”。凭借多年经验,杨永磊判断出,由于长期高温运行和晃电等异常工况下的温度波动,炉管内表面形成了5至8mm的脆硬组织,在多种应力下产生裂纹,修复难度极大。要干就要“手到病除"。杨永磊从母材金相分析着手,仔细检验断口,掌握化学元素烧损情况和晶粒变化,并按照分析报告,参考原有工艺和相应案例,不断优化焊接方案。经过专题会议和专家审核后,他又连续7天坚守现场,亲自指导每一步焊接工艺。最终,一次性修复成功。
高原“焊将”的过人之处不止于此。厂内设备、管线都是杨永磊成长最为广阔的舞台。自工作以来,杨永磊参与炼化装置检修、抢修、维修600余次,利用原创的应力收严、双层引流等技术处理各种漏点干余处,成为名副其实的炼化装置“守护神”。2016至2017年,催化装置在连续运行期间,有一管束中间的一根管线产生裂纹发生泄漏,漏点位于半空密密麻麻的管线中,手够不着,眼看不到,只有蒸汽依稀可见,而300多度的中压蒸汽给应急控制带来极大的困难。为保证装置连续运行,杨永磊组织人员多次赴现厂勘察,反复的研究、琢磨,最后设计了新型导管卡具,安装顺利,密封效果很好,并顺利递交发明型专利申请。
2018年,大检修期间,为保证下一周期连续运行,对其进行焊接修复。杨永磊再次接受考验,接下了这块“难啃的硬骨头”。这点滴空间该如何作业?他围着密密麻麻的管束,不停地研究、琢磨,不断的调整思路、改变方法、调换角度,寻找空间较大的缝隙进行一次又一次的尝试,这无疑又是一次“冒险”之旅。最后,他上身紧贴中心管和背后两管,双腿盘与中心管并放在中心管与邻管之间的缝隙,然后抱着中心管向下滑,最终坐到视线好、焊接角度合适的位置。虽然焊接位置找好了,也可以作业,但是焊接火花落到腿部,周围灌满凉水的管道与肢体紧紧贴在一起,管束对胸口的压抑也让呼吸变得艰难,似乎有窒息的感觉,尽管如此,“狭”路相逢勇者胜,40多分钟的坚持,终于修复了这道刁钻的裂缝 。
“当然,我也有失败的时候,但不能因为失败就不敢干活儿了啊!”对此,杨永磊说:“没有失败的经验教训,就没有成功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创新 日新者日进
在杨永磊的“百宝箱”中,保存着很多“宝贝”,如磁力空冷器清洗机、双层带压密封引流器,防雾防霜焊接镜片...... 2002年起,开发的《炼化企业设备、管道焊接工艺优化研究与应用》获得厅局级二等奖,该项目投用获得经济效益2000万元以上;研发的国家专利的“催化剂管线耐磨器”投用获得经济效益10万元以上。
创新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影响力。2012年4月,青海油田公司工会以杨永磊的名字命名的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正式成立;2015年,工作室被集团公司认定为“杨永磊技能专家工作室”;2016年,被青海省命名为“杨永磊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带领工作室后,“杨石头”更忙了。为让多年来积累下的成果能够显性化,他又与“写作”较劲。“我文化水平不高,只会做,不会说,刚开始半天也憋不出几个字。”为克服这个“拦路虎”,杨永磊见缝插针,业余时间几乎都“耗”在了电脑前。他写了改,改了写,有灵感便马上记录下来。不久之后,国家核心期刊论文、国家专利等各类成果便纷至沓来。
截至目前,杨永磊开发课题110余项,32项取得国家专利证书,其中15项技术投入应用,省部级获奖成果5项,厅局级获奖项目5项,并有28多篇论文发表于国家级期刊,填补了大量国内石油化工检维修焊接技术领域的空白。
随着企业发展,生产一线也需要更多技能人才出谋划策。 高原“焊将”杨永磊以工作室为平台,将技能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带出了一批又一 批骁勇善战的“精兵”,工作室研发的创新项目投用后获得经济效益近2200万元。2018年,工作室编写了《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与运作范例》一书,销售量达到了5000余册,成为许多技能人才手头必备的参考书。
焊花耀眼,但也短暂,杨永磊却能把这份短暂无限延长。在平凡的岗位上,他源源不断地散发光与热,照亮了更多石油工人的技能之路,也让自己不平凡的“焊接人生”更加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