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工作27年,从一名采油工成长为中国石油技能专家,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和辽宁省劳模创新工作室的领衔人,他就是辽河油田公司欢喜岭采油厂采油作业三区8#站采油工——赵奇峰。
赵奇峰,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第十四届中华技能大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被评为全国技术能手、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技师、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大国工匠、辽宁省功勋高技能人才、首批辽宁工匠、最美辽宁工人,当选辽宁省第十二次党代表。他编撰出版专著6部,获省部级以上创新成果奖33项、国家专利42项,96项创新发明成果在石油行业推广应用,解决油田生产技术难题522项,累计创效8600万元。
攻坚啃硬,成为破解老油田开采难题的技能专家
“世界稠油看中国,中国稠油看辽河”。稠油开采成本高、难度大,在我国最大的稠油产地就是辽河油田。辽河油田欢喜岭采油厂很多稠油区块油层含砂量大、油井易砂卡,不仅严重影响生产时率,而且产生高额检泵作业费用。面对难啃的硬骨头,赵奇峰开发了自动分析软件,通过绘制每口油井电流-产量曲线图,寻找出砂规律,应用后有效预防砂卡、延长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被命名为“电流防砂法”。他还在实践中总结出“链状管理法”、“组合注汽防窜法”等先进操作法,采取这些措施后一大批躺倒井“起死回生”,累计增产原油6万吨,创效1300万元。
齐40块是世界上首个中深层油藏实现蒸汽驱开发的区块,转驱后,由于油层温度大幅提高,伴生气中硫化氢和二氧化碳含量急剧上升,无法作为燃料燃烧,既造成能源浪费,又危害员工健康。赵奇峰说,打出来的气不能白白浪费啊。他查阅大量资料,了解脱硫信息,找寻治理办法,先后进行33次现场试验和8次工艺改造,掌握了干法脱硫关键数据,成功改进脱硫剂配方在辽河油田推广应用。伴生气通过脱硫点集中处理,天然气回收进入燃气系统、二氧化碳回收再利用。实施后,每天处理气量13万方,回收天然气1.7万方,平均年自用外销二氧化碳2.7万吨,年均创效1000余万元。
创新进取,成为石油系统创新驱动的领军人物
辽河油田已投入开发50年,产量递减快、稳产难度大、吨油成本高。新时代石油工人,赵奇峰知道唯有在强技术、搞创新上下功夫,把焦点对准地下油层,才能为老油田持续稳产提供有效技术支撑。
齐40块蒸汽吞吐转蒸汽驱开发取得成功,大大提高了中深层稠油油田开发效果。但随着时间延长,蒸汽驱纵向波及效率降低,影响汽驱效果。作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赵奇峰根据多层油藏的地质状况、动用程度和汽驱过程中的多种测试数据,主导了蒸汽驱配套技术——分层汽驱工艺的试验及实施,通过有效调节各层配汽量实现油藏均衡动用,累计增产原油21万吨。
他还带领团队通过利旧加工制成隔热管密封节取出器,取出率100%,获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百优职工创新成果奖。研发高效调整抽油机平衡专用工具,解决调平衡工序复杂、强度大等行业生产难题,提高工效70%,获得中国石油一线创新成果一等奖。设计采油污水深度软化免除硅技术方案,成功应用于高含硅采油污水回用热采锅炉工艺,节约处理成本2200余万元。
在实践取得成就的同时,赵奇峰更注重把成功的经验转化为可借鉴、可推广的创新工作法。他不断总结操作方法,在省部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6篇。其中,《实施企业标准、提高热洗质量,促进老区块持续稳定发展》获全国理论创新优秀成果一等奖,《基于TRIZ理论的抽油机调平衡装置》获得辽宁省创新方法大赛一等奖,《新型数字化拉线液位计的研制与开发》获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创新成果一等奖。
著书带徒,成为享誉石油圈的业内名师
作为一名高技能人才、能源化学地质系统的大国工匠,赵奇峰深知“独木不成林,一支独秀不算春”。带徒传技、把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是工匠精神的体现,更是责无旁贷的责任。
辽河油田是以稠油、高凝油为主,兼顾稀油油藏的混合型油田,但国内大部分采油教材都较为单一,稠油的更少。2010年,赵奇峰废寝忘食9个月,编写95万字的《油水井分析入门与提高》在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开创了石油行业岗位工人出书的先河,一举填补国内复杂油藏油水井分析专业指导书的空白,获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二等奖。后来他又陆续推出5部专著,对石油开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为业内专家、名匠,除了传播知识,赵奇峰更加注重高精尖技艺技能的传承。2006年赵奇峰被聘为辽河油田采油工总教练,2015年被聘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西南石油大学兼职教授,至今累计带徒300余人,教学2000余课时,培养出中央企业、辽宁省、石油石化行业技术能手24名,帮带出的技师、工程师、管理干部100余人。徒弟柳转阳获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并和师傅赵奇峰一同被评为首批“辽宁工匠”;徒弟夏洪刚代表中国产业工人参加“一带一路”上合组织大国工匠绝招绝技展示,获得中外专家一致好评,赵奇峰名副其实地成为了石油行业公认的“第一名师”。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石油工人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和国家能源安全。赵奇峰始终坚守一线岗位,把岗位和企业、国家联系在一起,搞创新、解难题、带徒弟、出教材,成果与奖牌背后,更有一种为辽宁振兴发展和国家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责任与担当,诠释着当代大国工匠的劳动之美与奉献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