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初心之路|90后第一书记程东:我的使命是让村子“活”起来
首页> 专题频道> 2020脱贫攻坚看工行> 要闻 > 正文

初心之路|90后第一书记程东:我的使命是让村子“活”起来

来源:澎湃新闻2021-02-19 21:58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曹塘村位于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三空桥乡,全村共767户,2396人,2013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20户,438人。

  2019年6月,时任中国工商银行信阳分行客户经理的程东来到曹塘村担任第一书记。斑驳破败的瓦房,扎堆打牌的村民,脏乱恶劣的居住环境,是曹塘村给程东留下的第一印象。

  临危受命,程东下定决心要改变曹塘村。

  在程东的努力与带动下,村里发展了渔网编织、蛋鸡养殖等产业,村民们实现了自给自足,真正由“脱贫”走向了“致富”。

  如今,曹塘村最后剩余的8户22人也实现脱贫,村子面貌焕然一新,成为淮滨县“脱贫资料样板示范村”。

  心怀使命,寄身曹塘

  90后的程东是曹塘村驻村第一书记,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人。

  2019年6月,曹塘村“脱贫攻坚战”步入最后关口时,程东主动请缨。

  让程东冲锋在前的,是其心中的使命感与责任感。程东的爷爷是一个老红军,几十年的时光舍身为党、为人民,这对程东影响很大;上一任扶贫书记申辉带病坚持工作,在岗位上因病去世的事迹,也深深触动了程东。

  揽下了这份重任,程东知道,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方面,自己欠缺的还有很多。好多时候,他整夜都睡不好觉,想着这个事情如果做不好,如何对得起上一任在这个岗位上去世的副行长,又如何对得起曹塘村的每一位村民?

  背负着压力,正式入职前,程东花了一个多月时间夜以继日地搜集扶贫资料、熟悉扶贫政策。他还特意找到一些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朋友以及年老的、有经验的第一书记,向他们“取经”。

  而到了村里,他发现一切并不随心,部分村民对他是存在“抵制”情绪的。很多村民认为,90后的人能干什么,年轻人下基层只是为了“镀金”,高升了就会离开,而不会为村子带来真正的“实惠”。

  程东不想解释,默默找到村民小组长,跟着他们挨家挨户地拜访,在对村里档案进行重新建制的过程中,每一户程东至少都去过两趟以上。

  程东在贫困户家中逐项核对政策享受情况本文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通过了解每一户的基本情况,我发现曹塘村扶贫档案建制很不规范,村民们也不知道自己应该享受哪些实惠。”对此,程东一边给每户村民讲扶贫政策,倾听村民的建议;一边整理资料,制定扶贫计划。

  时间长了,程东开朗的性格与无话不谈的热情感染了村民,村民遇事都愿意和他“聊一聊”,他逐渐被村民所信任、接纳。

  付出就有回报,抗疫过程中,村民们也给他带来了许多“感动”。

  87岁的老党员徐正亚,打着手电筒,从家里步行将近半小时,去到执勤卡点说要和程东“做个伴儿”。75岁的特困户王建芳,家里年人均收入不到4000元,在程东值班时,让女儿冒雨送去了200元钱,让大家买点好吃的。

  至今回想起来,程东都无比感慨,“她拿出两百块钱,相当于别人拿出两万块钱都不止,两百块钱对她来说太重要了,我真的特别感动,这说明他们彻底接受我了。”

  现在,对于程东来说,与村民聊天、话家常,听村民们讲形形色色的故事,不仅是融入村子的一条路径,更成为了一种生活习惯。

  “我一直把村里人当成我小时候那种左邻右舍,就像亲人一样。我从来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外人,也从来没有把别人看外。”

  因村制宜,产业多元

  刚到曹塘村时,程东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情况是出乎他意料的。

  30-55岁的劳动力,在农闲时间散在村子各处打牌,贫困户都是“等靠要”的思想;村里平房很少,80%以上都是瓦房,并且许多房屋都有裂缝;村民收入主要依靠种植传统农作物,年人均收入大约8000元,经济情况很不乐观。

  这些情况程东看在眼里,焦虑在心头。他认为,曹塘村致贫的主要原因是没有产业,可产业该如何发展呢?

  一次偶然的机会,从村里回老家的路上,程东关注到南边一个乡镇正在打造渔网的党建联盟,这给了他灵感。

  想到村子里闲置劳动力多、老年人多的实际情况,程东觉得渔网编织业劳动强度小、技能要求低,适合在曹塘村发展。“其他村有成功经验,恰巧我们的行长又认识淮滨田湖网业的老板,渔网厂这事儿就这么促成了。”

  事情初步定了,程东接着在村里组织了六十多人的村民会议,并获得了村民们的一致支持。渔网编织厂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年轻一点儿的村民做纺织,年老一点儿的擦铁棍、折叠渔网,曹塘村“活”起来了。

  程东还关注到了村里的蛋鸡养殖问题。

  之前,曹塘村村民自己在家里散养一些土鸡,在路边售卖,而这种方式并不具备竞争优势,且形成了村里人“各自为战”的局面。对此,程东提出要发展蛋鸡养殖合作社。

  在帮助村民们申请了小额扶贫贷后,他决定“一步做到位”,用十五万购置了一套有机肥设备。这解决了污染问题,也使蛋鸡养殖合作社走上了正轨。

  目前,“峰丽蛋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蛋鸡五、六万只,且经过县农业局在村里组织的电商培训,村里的鸡蛋已经可以同城配送了。“事实上,周边的乡镇需求很多,大部分时间根本不需要网络销售,仅靠线下就可以卖光了。”程东坦言。

  在程东看来,因村制宜、脱贫攻坚的关键在于村民们思想的转变。“有部分农户,他们不敢冒险、不敢创造、害怕投资失败了之后生活会变得糟糕,如果第一年没有看到收益,他们就会放弃。”

  基于这种情况,程东提出在村里实行“党建+产业”的发展模式,以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通过党员带头成立一些具有发展潜力的合作社,吸纳村民的就业,带动村民的增收。

  “因为村民都是看别人做成功了才会去行动,因此只有有人带头做了,其他人才会去做,党员需要发挥的就是这样的模范带头作用。”程东说。

  如今,村里的村民们都各尽所能,从事自己擅长的、喜欢的工作,实现了脱贫致富。

  程东在田间听取致富能手贾增怀经验介绍

  村民徐连国原来是一名村组队长,主要依靠种地营收,每年两千元工资收入。目前,他通过成立合作社来对村内及周边秸秆综合利用,同时开展稻鱼共养和鹅养殖,年增收四万余元。

  村民郭照英喜欢自己“动脑筋”研究种植、养殖方法,她种植出的西瓜非常甜,往往还没到熟的时候,就被预定空了。她还养殖了一百多亩的稻鱼、稻虾,并在旁边种起了荷花,这成为了村里一处独特的风景,吸引着源源不断的人群。

  村里的“带头人物”徐保健之前从事养猪行业,但效益不好。如今,他通过养殖蛋鸡、鸭子、鹅等,年平均收入达到3万元,且不仅自己脱贫,还带动了其他两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程东说,“他现在的情况可以说是非常不错,今年又进一步扩大了土地规模,是所有脱贫户中我最放心的一户。”

  不仅脱贫,更要振兴

  对于程东来说,脱贫只是暂时的“关卡”,让整个村子都“活泛”起来、充满活力才是最终目标。

  现在,曹塘村产业发展日益兴盛,稻鱼稻虾共养、蛋鸡养殖、特色鸵鸟养殖、渔网编织等让村民们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另外,26户房屋破旧户实施了危房改造,234户房屋裂缝得到了修补,曹塘村的面貌焕然一新。

  “在曹塘村,最让我有成就感的事,就是整个村子的面貌不一样了。现在村民们的生活质量比原来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至少有二三十个家庭不再需要出去打工,可以实现在村子里务工了。”

  不过,虽然产业的发展给村民带来了增收,但效果远远没有达到程东的预想。拿渔网编织来说,熟练工一天可以拿到两百块,老年人一天只能挣到三四十块钱。

  疫情的出现也使村里许多人的务工比往年延误了。基于此,一方面,程东联系渔网厂,给村里运来了两货车的渔网,并鼓励“全家齐动员”,把渔网领到各家各户去做,保证了村民的基本收入;另一方面,这也让他意识到村里产业仍然具有薄弱性。

  为此,程东继续寻找适合在村里发展的产业。目前,他正在与纺织厂商谈,玩具厂也是其考虑对象之一。

  程东对澎湃新闻说,产业多元化依旧是未来曹塘村发展的重点,只有多探索、多引入,做到至少再引入一家企业,才可以更充分的实现曹塘村的发展,发挥未来曹塘村带动周边、辐射一方的作用,也可以帮助其他村子的村民就业。

  除了产业,程东在村民们的文化生活方面也下了些功夫。“原来感觉整个村子死气沉沉的,村民们唯一的娱乐活动就是打牌,我觉得这种娱乐方式,一是不健康,二是久坐对身体也不好。”

  由此,他联系了县里的文广新局,到曹塘村开展多次“文艺下乡”活动。有时,程东也和其他村干部一起,在村里开展一些“好公公”、“好婆婆”、“最美庭院”等评选活动,这也起到了一定程度的示范作用。

  程东加班加点整理资料

  在曹塘村担任第一书记这段时间,程东感到和家人见面的时间明显变少了。虽然家就在隔壁县,但去年连续快三个月,他没有回去过一次。“孩子只有几个月的时候我来扶贫,现在孩子都一岁零七个月了,感觉也是非常亏欠家人的。”

  但家人们的支持也给了程东很大动力,他说,“他们觉得我的工作十分有意义,遇事也都会先为我着想”。

  在程东看来,比自己做得好的人还有很多,自己还需要继续进步。虽然目前扶贫工作是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未来的任务还很重。

  谈及未来工作,程东有着自己的想法,“曹塘村不仅要实现脱贫,更要振兴。村子应继续发展多元产业,增加村民收入;改善村民人居环境,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当然最重要的,是村民们的生活质量要提高,曹塘村要变得有活力、有生机。”

  (澎湃新闻记者 张成杰 实习生 赵梦晗)

[ 责编:李汶键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南五指山:民族风“村秀”秀出乡村振兴新风貌

  • 弄潮搏浪正当时——探寻县域经济的活力与韧性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4年12月8日,广西梧州岑溪市岑城镇木榔村,生态田园中阡陌纵横线条分明,冬韵如画。
2024-12-10 16:48
2024年12月10日,贵州省黔西市绿化白族彝族乡大海子村,青山环绕树木葱茏,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4-12-10 16:40
2024年12月6日,古城苏州街头,成片的银杏、红枫等树木色彩斑斓满目缤纷,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
2024-12-06 15:48
2024年12月6日,初冬时节,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灵山街道花卉种植基地的大棚里一片繁忙,种植户忙着管护花卉。
2024-12-06 15:48
2024年11月30日,初冬时节,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文化园内,树木换上"新装",宛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往赏景。
2024-11-30 18:34
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承载着居民的幸福感。
2024-11-27 18:59
政协协商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衔接,可实现协商于民协商为民,让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好的在基层体现。
2024-11-24 22:51
11月12日至13日,浏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链长唐安石带队,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张葵红,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谢波等同志参加,赴广东省佛山市开展家居建材产业链招商考察活动。
2024-11-15 17:20
2024年11月12日,江苏省苏州市荷塘月色湿地公园内向日葵竞相绽放,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乐享秋日美景
2024-11-13 15:29
2024年11月12日,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双江镇的烂阳村,山林色彩斑斓,红叶似火,黄叶如金,松柏常青,宛如大自然的调色盘
2024-11-13 15:28
南泥湾是中国军垦、农垦事业的发祥地,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业精神的发源地。
2024-10-27 17:37
延安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在采矿井约40家,年开采量约5000万吨,但煤质坚硬、自动化程度低等难题严重制约着煤炭产业的发展。
2024-10-27 17:18
近日,在陕西延安举行的“弘扬延安精神,奋进伟大时代” 网上主题宣传系列访谈中,洛川青怡庄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肖小杰介绍,他们企业的苹果按个卖,一个可以卖到10元。
2024-10-25 18:49
堆积起来的生菌木材冒着热气儿,菌种生产厂房里机器轰鸣,滑子菇大棚里农民忙着收“金疙瘩”。
2024-10-25 18:43
你以为的农村是雨天泥泞,还是道路整洁?爬高上低,还是风景无限?高家原则将山体沟道治理作为城市有机更新和创建文明典范城市抓手,让山体沟道,环境大改善。
2024-10-24 18:11
近日,在陕西延安举行的“弘扬延安精神,奋进伟大时代” 网上主题宣传系列访谈中,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数字经济专业负责人王珊珊介绍,从卖苹果到卖服务,这是数字技术非常好的一个创新,和产业结合的非常有深度。通过消费者与大自然以及果树的亲密视觉接触,可以提升他们的体验感,增加对苹果这种产品的客户粘性和客户忠诚度。
2024-10-24 18:08
当陕北说书遇到延安美食,碰撞出延安独特的人文魅力。
2024-10-24 18:06
激昂的旋律回荡在空气中,豪迈的歌声飞扬于天地间。壮丽的情怀澎湃在心田里,不朽的精神传承于岁月中……
2024-10-24 17:59
小孩哥小孩姐把安塞腰鼓课间操跳得超燃!
2024-10-24 17:59
青山环绕、绿水蜿蜒,这是吴起南沟村给记者们留下的第一印象。谁能想到,这个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的小村庄,曾经风沙肆虐、植被稀疏。经过二十多年艰辛努力,光秃秃的黄土高坡绿意盎然。
2024-10-24 17:5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