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杨云宝视力残疾,双目几近失明,但他酷爱读书。为了读书,他放弃了仕途,甘愿当了一名普通的图书编辑。同样是因为读书,他结识了费孝通、张岱年、季羡林、任继愈等学术大师,受到他们的影响和指点,并结出丰硕成果。杨云宝无怨无悔,读书给他带来的快乐远大于重度眼疾带来的痛苦。读书于他不仅是一种习惯,更是自己主动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并铸就他的人生境界和生活趣味。
杨云宝视力残疾,双目几近失明,但他酷爱读书。
1964年,杨云宝进小学读书,刚识字享受阅读的快乐不久,“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来临,在“知识越多越反动”的荒唐岁月里,他的阅读不得不转入地下,只能是碰到什么书就读什么书,许多书和手抄本是躲在煤棚里,或是在被窝里看完的,有时晚上停电只能借着蜡烛和煤油灯的微光通宵达旦地看书。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读书,他十岁就戴上了300度的近视眼镜,成了那个年代少有的“怪物”。父母亲为之焦急万分和医生的无力医治都没有动摇他读书的决心,以至于十八岁高中毕业时,祼眼视力仅有0.1,700度的镜片厚得像啤酒瓶底。
1978年,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凭着多年读书的积累,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式的激烈高考竞争中,杨云宝考入昆明师范学院这所西南联大留在云南的大学。久旱逢甘霖,他和绝大多数77级、78级的同学一样,在知识的海洋里不知疲倦地畅游。经过四年苦读,杨云宝以优良成绩毕业,被分配到蒙自师范专科学校教书,眼镜度数也升到了1000度。
出于对读书欲罢不能的酷爱,1990年杨云宝主动放弃了云南省委党校处级干部的身份 ,调入云南人民出版社做图书编辑工作。从此,读书成了杨云宝职业生涯的主旋律,更令他兴奋的是,因工作关系杨云宝结识了费孝通、张岱年、季羡林、任继愈 、龚育之、黄枬森、罗国杰、郑杭生、高放等学术大师,受他们的影响和指点,杨云宝的读书生活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层次,将人生忧患与书本知识勾连得更加紧密,不仅为自己的兴趣而读书,更力图为苍生而读书。
大师们与书为生,不知老之将至仍勤读不辍的身影激励着杨云宝沉浸于书海,并结出丰硕的果实。杨云宝参与和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科技部项目,并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华读书报》等媒体上发表文章、著作、书评约150万字。策划组织出版几十项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责编和组织的图书、音像出版物十余次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上百次荣获省部级优秀图书奖。个人荣获“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和“全国中青年优秀编辑奖”等奖励。另外,还先后被昆明理工大学等单位聘为兼职教授、特约研究员、研究生指导教师和辅导员培训教师。他不断将自己的读书心得和经验分享众人,以期带动更多的人投身于阅读中。
到2014年,杨云宝不得不申请视力残疾评定,视力为0.04,配镜2600度,双目几近失明。半个多世纪的读书生涯,杨云宝无怨无悔,“活着就是为了读书,为了更多的阅读须长久健康地活着,是我老年生活的信念。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我矢志不渝的人生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