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他是无冕之王的新闻老兵,也是勤勉向上的北京市先进工作者。他一步一个脚印,用镜头记录着延庆的历史变迁和城市记忆。他就是新闻战线上不老的“老兵”——段学锋。
段学锋是延庆区融媒体中心的一名记者。从1994年至今,从事记者工作已经27年。这些年,他痴迷于用镜头记录生活,希望在自己“行走的镜头”中记录更多的延庆故事。他用摄影谱写了时代发展的赞歌,从延庆县到延庆区,从破旧村落到高端民宿,他把延庆区的历史变迁、城市记忆装进了相机里。他花费5年时间,行走近5万公里,为362位长城下的老兵留下了珍贵的红色记忆。他用镜头书写了“世园日记”,1000多个日日夜夜在900多公顷的园区内外,他拍下了20多万张照片,完整地记录了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昨天和今天。现在,他正用手中的相机记录着即将到来的冬奥盛会。
在延庆,每一个人都在为冬奥会筹办举办默默奉献着,这也激发了身为记者的段学锋心中的责任感。他认为,自己有责任也有义务,把冬奥会从筹办到举办这个完整的过程记录下来。在冬奥会申办阶段,段学锋就已经投入到了工作中。当时的条件非常恶劣,因为大多数的踏勘都是在冬季,气温低、积雪厚,山路艰难险峻,还要背着沉重的设备行走。背到山上的干粮都冻得硬邦邦的,根本啃不动,随身带的矿泉水也早已冻成了冰块。即使环境如此艰苦,段学锋依然用手中的相机记录着山上的变化。今年,“相约北京”系列冬季体育赛事测试活动已成功举行,作为亲历者和见证者的他,觉得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值得的。段学锋说:“我只是35万延庆乡亲中的一员,所做的也很少。现在所有延庆人都在为冬奥会做着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大家都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都想把冬奥会办得更好、更精彩!”
在赛场上,段学锋用手中的相机捕捉那些精彩瞬间的同时,也给他内心带来了很大的震撼。段学锋说:“残疾人运动员当中有的视力障碍,有的没有双下肢,但是他们那种拼搏的精神,让我从心底敬佩。所以,我希望用我的镜头,记录下他们在赛道上那些难忘瞬间,也让大家学习残疾人那种百折不挠的品质。”
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筹办、建设中,段学锋身体力行参与到服务保障冬奥会工作当中,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奥运精神”。他给冬奥小记者讲课,教他们如何用镜头记录精彩的比赛,在传授技艺的同时,也在孩子心中种下了一颗冬奥的种子。
脚下有泥土,身上有芬芳,冬奥梦,新闻情。58岁的段学锋,仍奋战在新闻一线、冬奥赛场,用“工匠精神”记录冬奥赛场上的“奥运精神”。“说到‘工匠精神’,我觉得第一得对事业热爱,这个是最关键的;第二得有一个精益求精的态度;第三,要有一种吃苦耐劳的精神。我觉得‘工匠精神’和‘奥运精神’有相似之处,他们都要追求卓越、创造辉煌、不怕艰辛、赢得胜利。”段学锋说道。
段学锋把“奥运精神”转化为责任和担当,转化为日常工作之中的精益求精,转化为奉献自我共筑中国梦的点点滴滴。“希望冬奥会正式比赛的时候,我还能站在赛场上捕捉运动员们最精彩的瞬间。我的冬奥梦就是把我拍的精彩照片,传播到祖国的各个角落,传播到全世界,让更多的人了解冬奥赛场上那些让人震撼的时刻、令人动容的拼搏精神。”段学锋说。
在延庆,还有很多“段学锋”,默默坚守在岗位一线的冬奥建设者,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建设最美冬奥城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记者:渠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