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张丹玫,女,57岁,黑龙江,黑龙江省图书馆古籍修复师
宣纸以其易于保存、经久不脆、不会褪色等特点享有“纸寿千年”的美誉,然而要让古籍真正长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古籍修复师一双补天之手。对于黑龙江省图书馆古籍修复师张丹玫而言,一旦坐于台前拿起嵌满文字的斑驳残片,外界的时间和空间便似乎凝固了。
张丹玫每天的工作,就是给古籍“体检”“问诊”以及确立“治疗档案”。之后,这位给古书治病的“郎中”再应用现代修复技术对其进行“综合治疗”。建档时书籍大小、颜色、纸张乃至出库日期都要详尽记录和拍照,测量PH值、检查破损位置、判断破损原因,至细微处又需详分为虫蛀、鼠啃、霉蚀、浆糊失效、水浸、油浸、撕裂、磨损等原因。火眼金睛的张丹玫给无数的古籍建立了“治疗档案”。
古籍修复需要20多道工序:拆书、揭书叶、书叶去污、配纸、溜书口、补书叶、托书叶、修书皮、压平、折叶、栽齐、墩齐、锤平等等……不胜繁琐,张丹玫坚守“整旧如旧”“最少干预”“‘可逆性’抢救为主、治病为辅的原则”,尽量防止对古籍造成二次破坏。古籍修复是一项难以定量的工作,一本普通的清朝佛经她可能需要修复一年多时间,就像遭遇着一场与时光复杂交错的持久战,修复师张丹玫一方面尽力不让古籍消失在时光长河中,另一方面又要让古书最大限度保存时光流淌过的痕迹。可能她日复一日的努力终究还是会败给时间,但正是像张丹玫这样的能工巧匠,甘于寂寞又顽强地抵御着时间,才得以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翰墨留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