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的保护传承利用情况
首页> 专题频道> 百年征程的伟大序章——打卡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 要闻 > 正文

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的保护传承利用情况

来源:北京发布2021-07-01 14:06

中共北京市委召开发布会,介绍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的保护传承利用工作情况

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的保护传承利用情况

  ▲6月27日上午,中共北京市委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爱军发布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保护传承利用工作情况,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和建主持。国家文物局革命文物司副司长彭跃辉,市城市管理委二级巡视员谢国民,东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海英,西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际,丰台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梁家峰出席发布会,介绍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的保护传承利用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的保护传承利用情况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爱军介绍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保护传承利用工作总体情况:

  2020年3月以来,我市统筹规划了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31处)保护传承利用工作。6月1日,除北大红楼外的旧址(具备开放条件的)已全部正式开放。就在前天,6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央政治局同志视察北大红楼,参观主题展览。北大红楼将正式开放。现将主要情况通报如下:

  第一,这些革命旧址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北京革命活动历史,是党史上的光辉一页

  北京是伟大祖国的首都,也是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主阵地、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孕育地之一,由此形成了以北大红楼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群。这些革命旧址,记载着以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为代表的革命先辈传播马克思主义、孕育建党的光辉历史和不朽业绩。

  在这里,他们掀起新文化运动的高潮,发动组织五四爱国运动,唤醒民众思想觉悟。五四前夕,北大学生在北大红楼准备游行时需要的旗帜、标语等,起草《北京全体学界通告》,掀起了以北京学生斗争为先导的五四爱国运动。在这里,他们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点亮革命的真理火种。李大钊先后发表《庶民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1920年3月,在李大钊的指导下,邓中夏、罗章龙等成立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培养了一批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青年。在这里,他们酝酿创建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之路。1920年2月,李大钊送陈独秀秘密出京,南下途中,二人相约在北京和上海分别进行活动,筹建中国共产党。这就是党史上“南陈北李 相约建党”。1920年4月,李大钊在北大红楼会见俄共(布)代表维经斯基,推动了建党进程。在这里,他们建立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推动全国范围党组织的创建。1920年10月,北京共产党小组在北大红楼李大钊办公室正式成立,并积极指导北方各地党团组织的建立,有力推动了北方革命力量的发展壮大。在这里,他们深入工农群众,组织发动工人运动,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1922年8月,在李大钊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长辛店支部成立。这是京汉铁路工人中的第一个党支部。北方党团组织先后在10多个省、数十个城市开展革命活动,推动了全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

  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所承载的历史,是中国思想启蒙和民族觉醒的转折点,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和中国革命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深入研究挖掘其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集中展示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的光辉历程,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根据中央领导同志批示精神,在中宣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和国家文物局等部门指导支持下,我市将旧址保护传承利用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作为庆祝建党100周年的一项重要工作,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统筹调度,全力推进。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这些革命旧址得到系统修缮提升,现已整体亮相,面向社会开放。

  第二,系统谋划,分类施策,整体规划旧址保护传承利用

  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主要包括1915年至1923年6月期间,北京地区与中国共产党创建活动有关的重要会议场所、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重要党史人物故居以及重要纪念设施等31处。这些旧址数量众多、布局分散、隶属各异。我们坚持适度、恰当原则,切实把保护作为第一要务,把有效利用作为根本目的,把打造精品作为历史担当,坚持“四项原则”,划分“三个类别”,推出“六项任务”,着力建设党史学习教育大课堂、党性教育基地和红色文化主题体验区。

  “四项原则”是指在旧址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中始终坚持的基本思想:一是坚持统筹规划。实现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与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总目标相统一、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相融合、与人民群众对红色文化的内在需求相衔接。二是坚持整体提升。构筑有机统一的红色旧址整体,形成主题鲜明、多样呈现的红色高地。三是坚持深化研究。聚焦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这一主题,深度挖掘红色资源的历史内涵和红色基因,着力提升利用价值,增强教育意义。四是坚持打造精品。注重硬件与软件建设同步推进、多样形式与丰富内涵高度融合,打造知名红色文化品牌。

  “三个类别”是指根据31处旧址实际情况,分成三类进行打造提升:一是重点保护提升。实施“1+9”提升工程。“1”即利用北大红楼举办“光辉伟业 红色序章”主题展览(该展览被中宣部和国家文物局列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精品展览),“9”即在北大二院旧址等举办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专题展(9分别是:在北大二院旧址举办“伟大开篇——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组织” 专题展;在《新青年》编辑部旧址举办“历史上的《新青年》”“陈独秀在北京”专题展;在李大钊故居举办“播火者——李大钊革命思想与实践”专题展;在李大钊烈士陵园举办“不朽的功勋——李大钊生平事迹”专题展;在长辛店二七纪念馆举办“北方的红星——长辛店与中国工人运动”专题展;在长辛店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旧址举办“光辉印记——长辛店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专题展;在陶然亭慈悲庵举办“先驱者的奋斗——慈悲庵党的早期革命活动”专题展;在京报馆旧址举办“京报与京报馆”“百年红色报刊”“邵飘萍生平事迹”专题展;在中法大学旧址举办“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历程”专题展)。二是一般保护提升。包括“亢慕义斋”旧址、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旧址、中山公园来今雨轩、国立蒙藏学校旧址、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旧址、二七惨案长辛店旧址、二七机车厂近代建筑遗存、长辛店工人夜班通俗学校旧址、高君宇烈士墓、马骏烈士墓、二七烈士墓等11处旧址,由管理使用单位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维护修缮、恢复原貌,征集文物、丰富陈列,或者挖掘内涵、深化研究等工作,如实再现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场景,进一步提升宣传利用效果。三是维持原貌,立牌存念。包括北大一院操场旧址、杨昌济故居、毛泽东第一次来京居住地旧址、毛泽东第二次来京居住地旧址(平民通讯社旧址)、赵家楼遗址、李大钊被捕地遗址、李大钊牺牲地旧址(京师看守所旧址)、北大平民教育讲演团演讲地遗址、长辛店工人俱乐部旧址、《向导》周报办公地旧址等10处。考虑历史的变迁,由属地和责任单位视情开展周边环境整治,设立图文并茂的标牌,展示其历史作用和独特价值。

  “六项任务”是指旧址保护传承利用6个方面的主要工作:一是疏解腾退。以北大红楼为重点,疏解与旧址保护利用无关的功能,实现整体面向社会发挥教育作用。二是文物保护修缮。将全市革命旧址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坚持整体保护、连片打造,落实文物保护法律政策规定,编制实施保护修缮方案,适当采用现代科技手段,使文物旧址焕发时代风采。三是举办系列展览。通过丰富的展陈手段,全面系统展现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的光辉历史、独特贡献和时代价值。四是周边环境整治。结合贯彻首都功能核心区控规和老城整体保护,推进实施旧址周边200米范围内环境整治提升,改善周边居民生活环境,提升幸福感和获得感。五是精神内涵研究。开展北大红楼革命精神课题研究,编写出版《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丛书》(8本),发挥“党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作用。六是文艺精品创作。策划推出电影《革命者》、电视剧《觉醒年代》和《长辛店》、京剧《李大钊》、纪录片《播“火”——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等系列文艺精品,全方位多样式宣传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北京革命活动历史。

  第三,抓住重点,做出特色,多维彰显旧址保护传承利用工作的成果

  6月1日相关旧址正式开放以来,广大党员干部参观踊跃,反响强烈,形成了参观热潮。旧址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和赞誉,总的来说,做到了“五个统一”。

  一是重点和亮点的统一。北大红楼“光辉伟业 红色序章”主题展是整体工作的重中之重。主题展依托北大红楼文物本体和现有60多个房间的结构布局,将楼内6处历史场景复原(图书馆主任室、文科学长室、第二阅览室、五四游行筹备室、登录室、大教室)和31处旧址信息纳入展览流线,通过“一室一方案、一厅一专题”的个性化设计,展览亮点频出,成为充分利用革命旧址举办大型主题展的典范。在具体内容上,注重凸显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重点人物,同时这些内容也构成了展览的亮点。比如,关于李大钊,展出了他最早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在高校讲授马克思主义课程,以及壮烈牺牲等珍贵文物资料;关于青年毛泽东,围绕两次来京,展示了他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思想轨迹。

  二是整体与部分的统一。31处旧址分散在5个区不同点位,既构成同一主题的整体,又各有侧重、各有特色。在工作机制上,市里成立了由蔡奇同志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相关区也均由主要领导牵头成立了领导小组;北京市和国家文物还共同组建工作专班,专门负责北大红楼保护利用工作。在展览展示上,“光辉伟业 红色序章”主题展内容丰富,围绕北京在党的创建过程中四个方面的独特贡献,全面、系统、生动展现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的光辉历史。9个专题展依托旧址本身的主题内容,选取特定角度,聚焦专题和历史细节,深化拓展主题展。比如,根据《京报》是民国时期知名进步报刊的史实,在京报馆旧址举办“百年红色报刊”专题展,集中讲述党的红色报刊发展历史;还与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合作,在中法大学旧址举办“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历程”基本陈列,这在国内尚属首次。主题展与专题展有总有分、相互联系,彼此呼应、相互印证,共同形成精品展览群。

  三是建设与管理的统一。旧址保护传承利用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做好文物修缮、建筑维护,也要做好日常管理和运营服务。经过保护修缮,革命旧址恢复了原有历史风貌,硬件设施得到全面巩固提升。怎么样管好用好,是后续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在北大红楼设立专门机构,负责主题展的日常管理和接待服务工作。市里统一对“1+9”系列展览的讲解员进行集中培训,大力提升讲解员的历史素养和综合素质,按照同一标准、内容联动的要求提供优质讲解服务。北大红楼牵头联合相关旧址,建立开放接待合作机制,打通网络预约平台,共享信息和资源,共同提升工作水平。

  四是有形与无形的统一。在旧址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中,始终坚持突出思想内涵,深度挖掘展现红色资源的红色基因。在项目策划实施上,把展览展示和内涵研究相结合,实现两者相互促进,共同提升。比如,同步推进北大红楼革命精神课题研究、《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丛书》编写、展览策划布展工作,及时将课题研究成果和丛书资料充实进展览大纲,将展览征集的文物史料补充至内涵研究,做到节奏协调、同向发力。在文物保护修缮方面,坚持修旧如旧,保持和恢复旧址原有风貌,做到“有物可看、有史可寻”,让静态的文物自然述说历史故事,展现历史精神。比如,《新青年》编辑部旧址恢复了陈独秀在京办刊的工作生活场景;陶然亭慈悲庵复原了“五团体会议”历史场景。这些都极大丰富了文物修缮和史料陈列的思想内涵。在文艺精品创作上,立足打造传世经典,推出叫好又叫座的扛鼎之作,同步创作电视剧《觉醒年代》,作为开年大剧在中央台黄金时间播出,受到广大观众尤其是青年群体的“催更”热议等。

  五是标准与效果的统一。在旧址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中,始终坚持首善标准和效果导向,向高的标准要实的效果。在北大红楼院落整治提升上,围绕北大红楼整体规划、整体保护、整体利用,制定实施整体保护利用方案,把实际功能和美学功能统一起来,着力提升参观体验。比如,在设置交通引导标识和旧址标牌时,注重将标识标牌融入周边环境和旧址风格,营造庄重简约和谐便利的参观氛围。在展览展示内容把关上,邀请权威专家严格审核,确保导向正确、史实准确。比如,先后组织邀请共青团中央、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指挥学院及北京大学等单位权威专家审读系列展览大纲细目和版式稿,认真研究吸收专家意见,不断修订完善展览内容。对照党的两个历史决议和中央有关文件精神,核实党的早期重要历史人物的评价。还邀请中央编译局和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专家校对审核展览英文翻译等。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