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抗日战争时期,豫皖苏边区和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有一份久负盛名、声震大江南北的报纸,被誉为“人民的喉舌”“战斗的武器”“叫破五更的报晓鸡”。这就是由新四军第四师政治部主办的《拂晓报》。如今,在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中就珍藏着一张1943年3月14日发行的《拂晓报》第382号。
陈列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拂晓报》
初遇拂晓
彭雪枫(左五)和《拂晓报》社的同志们在一起
抗战爆发后,日军顺陇海路打到开封,国民党汤恩伯部不战而溃,豫东地区连失38座县城,中共中央决定派彭雪枫从竹沟带领游击支队挺进豫东。临行前,彭雪枫建议创建一份报纸:“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生死存亡的战争,只有把全民族动员起来,万众一心,才能战胜敌人,报纸是传播革命道理最迅速、最有力的工具之一。革命靠枪杆子,也要靠笔杆子,武攻文治,自古皆然。” 办报就要起个既有革命性又切合实际还得有鼓舞作用的报名。有人说叫“曙光”,有人说叫“胜利”,当时这类名字已屡见不鲜。彭雪枫则提议:“就叫‘拂晓’吧。”并进一步解释说:“‘拂晓’代表了光明即将来临的意思。”大家听了,一致赞同。最后,彭雪枫在大家的公推之下欣然命笔,写下“拂晓报”报头。报社设在宣传科内,科长王子光兼任报社第一任社长。
《拂晓报》的成长
1938年9月29日,《拂晓报》在河南确山县竹沟镇创刊,彭雪枫亲自为其撰写了发刊词———《〈拂晓报〉是我们的良友》。
《拂晓报》创刊号共3版,其以催人奋进的战斗姿态出现在读者面前。它像一把烈火,照亮了大地,烤热了周围,给人以振奋、向上的感觉。除发刊词外,还发表了《东进誓词》《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人人都是战斗员,人人都是宣传员》《行军注意事项》《东进战歌》,版面上展现着一片杀敌出征的气势。
报纸初印,困难很多,大家只有一罐油墨,两支铁笔,两块锈钢板,半筒蜡纸,一块木垫板,一个油印用的胶皮辊子,连调墨板也没有。虽然困难大,但大家热情却很高,王子光带领众人一起想办法,克服一个个困难。在敌后,不是行军就是打仗,《拂晓报》的同志们背着背包,带着印刷工具,随军转战在黄淮平原上,有时一夜走100多里,人困马乏。可一到宿营地,大家不顾疲劳,立即抽出钢板,展开蜡纸,刻写出版报纸。正是因为他们的不怕苦、不怕累、不畏难的精神,才有后来大量《拂晓报》的面世。
随着战事的推进,《拂晓报》就沿着支队东去的征途,横越平汉,东渡黄水,征战在“涡河岸上”和“淮水两旁”。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成为豫皖苏边这片荒芜的“沙漠中的甘泉”。在彭雪枫的指示下,“拂晓报人”克服种种困难,真实记录了豫皖苏边抗日游击队员的英雄业绩。
1939年12月《拂晓报》发行100期纪念时,毛泽东发来贺信,并亲笔题词“坚持游击战争”,刘少奇亲笔题词“为抗战的正确路线而斗争”。这些题词给“拂晓报人”和支队全体指战员以莫大的激励和鼓舞。
永伴拂晓
1943年12月2日,彭雪枫参加《拂晓报》出版500期座谈会,并在会上作了《贺〈拂晓报〉五百号——五年来之〈拂晓报〉的检讨》发言。据记载,彭雪枫在他珍藏的《拂晓报》合订本的封面上,亲题“心血的结晶”五字。这是彭雪枫对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拂晓报人”所做贡献的精确概括。但天不遂人愿,1944年9月11日凌晨2时,彭雪枫在指挥围歼李光明部的作战中不幸牺牲,年仅37岁。
薪火相传
《拂晓报》与骑兵团、文工团被誉为新四军第四师的三大宝,是抗日战争时期华中根据地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一经面世,便受到根据地广大抗日军民的欢迎,奏响了华中地区坚持抗战的号角。随着《拂晓报》影响的不断扩大,它还发行到延安和国统区,后经国际新闻社介绍,远播到苏联、美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1946年夏,出版至1000期后,根据中共中央决定,将其改名为《雪枫报》,以纪念牺牲的彭雪枫同志。
资料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