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北京冬奥会有个最“深藏不露”的工程——全长约7.9公里的地下综合管廊。在没有路、没有电、没有水、没有信号的延庆赛区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信、燃气、造雪水及生活用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难度可想而知。
2017年,北京京投管廊公司的48个年轻人接受了这个任务。说年轻,因为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34岁。
团队“带头人”、京投公司副总经理韩宝江回忆,大山里真的是要啥没啥,大家有段时间在山脚下小饭馆要碗面,嬉皮笑脸地蹭人家的桌子开会,图纸都是趴在车里绘制。“我当时给大家说,这两年我们要准备脱两层皮,身上要脱层皮,精神上也得脱层皮。”
姜德建是韩宝江团队中的一员,今年只有31岁,负责地下综合管廊的前期规划。他说,当时管线建设有地下、地表、架空、沿路四套方案,大家用了5个月的时间详细踏勘,反复计算出了4个方案的生态账、建设成本账、后期运营维护账,最后却“自找苦吃”选择了建设难度最大、工期最紧迫,但环保效益、经济效益最好的方案,那就是在地下建综合管廊。
管廊承担着冬奥会造雪用水、生活用水、再生水排放、电力、通信和有线电视转播等市政能源输送任务,是支撑冬奥会场馆建设及赛事举办的能源“生命线”。这个隧道要从海拔550米的山脚开始,沿着山体开凿到海拔1050米,垂直落差达到500米,没有先例可循。
负责安全质量的邹浩发现,小海陀山的地质结构复杂多变,甚至一个几十平方米的作业面一半是坚硬的岩石,一半是破碎的岩石,连所向披靡的TBM(硬岩掘进机)都无所适从,常常闹“罢工”。冬日的小海陀寒风凛冽,气温最低可达零下30℃,在最大坡度15%的施工隧道里,地下隧道倔强地一米一米向前延伸,闯过了地质复杂关、洞内涌水关、生态保护关、生活艰苦关。
2019年1月7日,经过432天的连续施工,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综合管廊实现全线洞通。管廊一通,延庆赛区满盘皆活。韩宝江说,那天妈妈看了电视新闻报道,打来电话边说边哭,他一个大小伙子也哭了。
按照北京冬奥会的计划,当年9月,冬奥综合管廊要实现送水上山、送电上山、送信号上山,各类管线交叉施工又成了一大问题。
18条管线,13家单位,30多家施工企业,都要赶工期,而施工横截面只有不到50平方米。狭小的作业空间、陡峭的坡度使得各类管线按期入廊困难重重。“这简直就是螺蛳壳里做道场”,韩宝江脑海里想象着各家单位因抢时间、抢“地盘”而拥挤的画面。
48个年轻人经过头脑风暴,他们很快利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研发出了设备安装推演系统。通过精密计算推演,胶囊一般的管廊空间被科学划分区域,每道工序被精准排序,这个“螺蛳壳”在数字技术的帮助下,有条不紊地完成了总计达98公里的管线安装,准时为延庆赛区启动了“脉搏”。
目前,综合管廊已安全正常运行了一年多,为延庆赛区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生命之水、运行之能。
这个由48个年轻人组成的团队,其实都是名牌大学硕士、博士。刚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毕业的博士薛斐,来到团队时才27岁,在设计中巧妙地利用了“烟囱效应”,借助小海陀山的山风,实现了管廊内最大化自然通风,综合管廊成了一条名副其实的“会呼吸的隧道”,每年预估将节省电量6.4万千瓦时。
团队中的“知心大姐”冯淳说:“这些理工汉子都有一股子倔劲儿,有聚精会神干专业的精气神,有知识报国的质朴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