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海陀山上的“凡人英雄”——张曼
首页> 专题频道> 相约2022遇见最美冬奥城 延庆> 冬奥故事 > 正文

海陀山上的“凡人英雄”——张曼

来源:延庆融媒2021-07-16 11:32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女同志啊?那可能挺费劲,有点危险”,第一次上海陀山的时候,延庆当地带队的向导看了看唯一的女同志张曼有点担心,因为他们要去的地方相对危险连驴友都很少涉足。

海陀山上的“凡人英雄”——张曼

  张曼笑了笑,像以往上山一样带着六七个人的队伍出发了,这一走,她开始了6年100余次攀越海陀山的征途。

  第一次登上海陀山是2014年。当时,张曼还是北京市气象探测中心综合保障科的科长。这个科室,负责北京市气象装备的规划、建设、保障和应急保障服务。

  海拔2000多米的海陀山,原来没有任何气象监测站点。但北京市要申办2022年冬季奥运会,海陀山作为赛区,具备4个气象监测站点是必备条件。

  登了一次海陀山,张曼和同事们才知道,原来这座山不是普通的山,任务也跟以往的山区任务大不一样。

  “一片荒山,还特别陡峭,树林又茂密,没有开阔的空间,山里既没有电也没有手机信号。”一句话概括就是,海陀山并不具备建立气象观测站的条件。张曼很头疼,她很快意识到,这是一项异常艰巨的任务。

  虽然只要求建立4个站点,但张曼一行人把整座海陀山都走了一遍,寻找选择合适的点位。

  有些设备需要加热,但没有供电,就只能用太阳能,这就需要考虑光照条件;没有平整的开阔区域,就没法用水泥固定,就只能专门定制,还要方便安装、方便迁址;山里没有信号,不具备数据传输条件,又得考虑卫星或者其他手段。

  眼前最大的困难,是基本没有上山的路。人上去都困难,又重又大的设备怎么办?

  延庆区气象局想了个办法,他们开始走村串户,挨家挨户借骡子!

  建站的点位选在山的南边,但团队决定从更险峻的北边上山。“没办法,顾不上这些了,北边路虽然险但时间快,只能翻山过去。”

  山里经常下午4点多就天黑了,所以每次上山,团队们一大早就出发。骡子的主人牵着骡子走在前面,仪器就绑在骡子身上,但一些精密的、怕摔的仪器,只能张曼和同事们自己背着。

  为了拼速度,张曼决定用流水线的方式来建站。骡子放下设备继续向前,下一批到达的队员就专门负责建,建完接着奔赴下一个站点,再由另一批队员负责调试设备。一个点位接一个点位,循环往复。

  有一天,上海陀山的时候,骡子驮着一批仪器爬完一趟下来,还得再上第二趟。可走到最后一个山头时,看着脚下险峻的山路,骡子直接“罢工”不干了,拽都拽不动。

  可设备还得送上去,张曼和同事们只能靠自己扛了,“骡子不愿意跑了,人还得坚持,硬着头皮也得上。”

  冬季的海陀山,白天气温零下二三十度是常有的事儿。穿着抓绒衫、薄羽绒服加厚羽绒服,衣角都会被冻成冰,可队员们里面的抓绒衫和薄羽绒服早已被汗水浸湿。干活的时候,经常不能戴手套,手被冻得又肿又麻;调试的时候,笔记本电脑被冻得开不了机,不管是谁,拿着就得往怀里揣,捂热了赶紧开机调试。

  刚开始上山,大家还背着面包和水,可把面包拿出来一咬,牙差点崩掉;想喝一口水,发现早已冻成了冰坨。有时候实在受不了,他们就舔一舔冰坨,好歹也算补充了点水分。后来大家就形成了共识,冬季上山不带吃的,早饭的时候玩命吃,吃饱再出发。

  温度低、风还大,山上平均风力八九级,刮在脸上如刀割般。可张曼他们顾不上这些,只想着赶紧干完。“早期的时候我们几乎没有一张抬头的照片,全都是裹得严严实实埋头苦干。”

  一天,山里下雪了,天黑得特别早。弄完设备后,下午4点多张曼带着大伙儿赶紧往山下走。第一梯队、第三梯队陆续抵达,可迟迟没等来第二梯队的常晨和其他三个同事。

  那时,山里的天已经暗如深夜,连路都很难看得清,手机也没有信号,张曼只能揪着一颗心焦急地等待着。

  过了大概一个小时,张曼的手机突然响起,一看是常晨打来的,她赶紧接通。电话那头传来了熟悉的声音:“听到你的声音真好!”刹那间,张曼热泪盈眶。

  原来,天太黑,常晨和同事们走错了一个岔口,找不到平时下山的路。好在常晨辨认星星的位置,摸索到了另一条路,他们沿着一条泄洪的沟,屁股着地,脚往下探路,一步步挪了下来。等走到山里唯一一个有点信号的大平台处,常晨第一时间拨通了电话给张曼报平安。张曼见到他们的时候,四个人的衣服和裤脚都被撕得一条一条的。

  “现在回想起来,真的太不容易了。第一天上山,大部分人都没问题,到了第二天,感觉也还行,如果第三天还要上,那就是真正考验体能和意志品质的时候了。”张曼说。

  2017年那一段时间,张曼常常连续三四天上山。

  北京申奥成功后,站点的整体建设陆续完成,可就在这时,张曼接到通知:迁站!当时全部17套监测站点已经全部建完,可由于设计需求和实施实况,自动气象站需要配合迁建。

  迁站,比建站更难,要考虑如何拆,还得想着怎么运,相当于全部重来一遍。骡子也没法用了,因为有些站就在40度的陡坡上,人站在上面都往下出溜。

  那会儿正值夏季,本来想着夏天比冬天好,至少不被冻,但事实证明张曼想简单了。夏季的海陀山上,没有任何遮挡,高温下烈日直晒,脸、脖子、胳膊全部被晒得通红脱皮。山上的长草,把他们身上划得一道一道的。

  冬季被风吹,夏季被暴晒,长期下来,张曼落下了病根。每次一上山,脸就成片成片的红肿,又痒又疼。看了很久的医生也不见好。“只要不上山,给我90天时间就能治好。”医生劝她。

  不上山,是不可能的,从张曼接到这个任务开始至今的6年里,她和团队成员隔三差五就得上山,在延庆一待就是好几天,家都回不了。

  这么多年上了多少次海陀山,张曼没有细数过,队员说100次肯定是有了,只多不少。尤其到了冬季,就得不断地去调试设备。

  2018年,张曼担任北京市气象探测中心的副主任,可还是每次都带着队伍上山,“不是说一定得具体干多少活,去了帮忙组织协调,做好管理,安全把人带上去,再安全带回来,就算完成了任务。”张曼说。

  这个冬季,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正式举办前的最后一次实战演练机会,张曼和同事们每周有一半的时间在海陀山。不断地完善垂直观测,完善供电、通讯备份机制,做好一切准备。“这些设备就是预报员的‘眼睛’,设备调试好了,预报员才能获得更准确的数据,预报得更准,更好地为冬奥会服务。”

[ 责编:张璋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4海洋合作发展论坛在青岛开幕

  • 探洞研学欢乐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在陕西延安举行的“弘扬延安精神,奋进伟大时代” 网上主题宣传系列访谈中,洛川青怡庄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肖小杰介绍,他们企业的苹果按个卖,一个可以卖到10元。
2024-10-25 18:49
堆积起来的生菌木材冒着热气儿,菌种生产厂房里机器轰鸣,滑子菇大棚里农民忙着收“金疙瘩”。
2024-10-25 18:43
你以为的农村是雨天泥泞,还是道路整洁?爬高上低,还是风景无限?高家原则将山体沟道治理作为城市有机更新和创建文明典范城市抓手,让山体沟道,环境大改善。
2024-10-24 18:11
近日,在陕西延安举行的“弘扬延安精神,奋进伟大时代” 网上主题宣传系列访谈中,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数字经济专业负责人王珊珊介绍,从卖苹果到卖服务,这是数字技术非常好的一个创新,和产业结合的非常有深度。通过消费者与大自然以及果树的亲密视觉接触,可以提升他们的体验感,增加对苹果这种产品的客户粘性和客户忠诚度。
2024-10-24 18:08
当陕北说书遇到延安美食,碰撞出延安独特的人文魅力。
2024-10-24 18:06
激昂的旋律回荡在空气中,豪迈的歌声飞扬于天地间。壮丽的情怀澎湃在心田里,不朽的精神传承于岁月中……
2024-10-24 17:59
小孩哥小孩姐把安塞腰鼓课间操跳得超燃!
2024-10-24 17:59
青山环绕、绿水蜿蜒,这是吴起南沟村给记者们留下的第一印象。谁能想到,这个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的小村庄,曾经风沙肆虐、植被稀疏。经过二十多年艰辛努力,光秃秃的黄土高坡绿意盎然。
2024-10-24 17:50
在宝塔区河庄坪镇政府的扶持下,延安菌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民”模式,带动400余人家门口就业,人均增收2000元。食用菌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为农民带来稳定收入,更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点赞延安菌舰,为农民增收,为乡村添彩!
2024-10-24 17:48
10月23日,“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媒体团来到了延安新材料产业园,亲身体验石墨烯发热背心,感受科技的温暖拥抱。
2024-10-24 11:18
近期,延安市薛张小流域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成功!这不仅是一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更为延安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4-10-24 11:16
10月22日,“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媒体团来到了位于延安市安塞区南沟村的苹果基地,在这里记者们亲身体验苹果采摘,倾听果农的心声。同时,记者团还开展了一场特别的直播带货活动,助力果农销售苹果。此次活动不仅展现了果农的辛勤付出,也让更多人了解到延安苹果的魅力,为乡村振兴贡献了一份力量。
2024-10-24 11:07
10月23日,“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逐梦之路”媒体采访团走进延安宜川县,追寻“悬崖造林队”的故事。
2024-10-24 10:27
陕北说书最近火爆出圈,董宇辉在直播中表示向往陕北文化,想成为一个陕北说书人。这一段陕北说书,带你行走在延安的绿水青山间。
2024-10-24 10:21
近日,在陕西延安举行的“弘扬延安精神,奋进伟大时代” 网上主题宣传系列访谈中,延安数据(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高延宏介绍,延安的地域特点适宜建立算力中心,要把平台搭建好,把更多的企业引到延安,建立归属在延安的算力中心,更好的服务延安、服务陕西。
2024-10-24 10:18
“圣地蓝”成延安靓丽新名片!近年来,延安出台多项措施积极推进环境治理,有效减少空气污染源,空气质量优良天数逐年增加,2023年达到323天,让蓝天白云常驻延安上空。
2024-10-24 10:07
如今,延安子午岭林区有目前已知的国内最大野生华北豹种群。随着延安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其种群栖息地向北扩散近五十公里!
2024-10-24 10:05
10月22日,在南泥湾,“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媒体团采访南泥湾,齐声合唱经典曲目《南泥湾》,在歌声中,我们仿佛看到了昔日的开荒景象,感受到了那份自力更生的坚韧精神。一曲《南泥湾》,唱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24-10-23 17:03
入驻延安新材料产业园的延安市圣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这款马甲借助石墨烯良好的热传导性能,只要插上充电宝就能实现发热取暖。入驻延安新材料产业园的延安市圣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这款马甲借助石墨烯良好的热传导性能,只要插上充电宝就能实现发热取暖。
2024-10-23 16:55
“这么小个头的苹果树竟然能长出那么大的苹果!”10月22日,“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走进延安市安塞区南沟村,调研采访南沟村的苹果产业现代化发展之路,有记者在看到矮砧密植的苹果树后,直呼意外。
2024-10-23 16:4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