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海陀山上的“凡人英雄”——张曼
首页> 专题频道> 相约2022遇见最美冬奥城 延庆> 冬奥故事 > 正文

海陀山上的“凡人英雄”——张曼

来源:延庆融媒2021-07-16 11:32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女同志啊?那可能挺费劲,有点危险”,第一次上海陀山的时候,延庆当地带队的向导看了看唯一的女同志张曼有点担心,因为他们要去的地方相对危险连驴友都很少涉足。

海陀山上的“凡人英雄”——张曼

  张曼笑了笑,像以往上山一样带着六七个人的队伍出发了,这一走,她开始了6年100余次攀越海陀山的征途。

  第一次登上海陀山是2014年。当时,张曼还是北京市气象探测中心综合保障科的科长。这个科室,负责北京市气象装备的规划、建设、保障和应急保障服务。

  海拔2000多米的海陀山,原来没有任何气象监测站点。但北京市要申办2022年冬季奥运会,海陀山作为赛区,具备4个气象监测站点是必备条件。

  登了一次海陀山,张曼和同事们才知道,原来这座山不是普通的山,任务也跟以往的山区任务大不一样。

  “一片荒山,还特别陡峭,树林又茂密,没有开阔的空间,山里既没有电也没有手机信号。”一句话概括就是,海陀山并不具备建立气象观测站的条件。张曼很头疼,她很快意识到,这是一项异常艰巨的任务。

  虽然只要求建立4个站点,但张曼一行人把整座海陀山都走了一遍,寻找选择合适的点位。

  有些设备需要加热,但没有供电,就只能用太阳能,这就需要考虑光照条件;没有平整的开阔区域,就没法用水泥固定,就只能专门定制,还要方便安装、方便迁址;山里没有信号,不具备数据传输条件,又得考虑卫星或者其他手段。

  眼前最大的困难,是基本没有上山的路。人上去都困难,又重又大的设备怎么办?

  延庆区气象局想了个办法,他们开始走村串户,挨家挨户借骡子!

  建站的点位选在山的南边,但团队决定从更险峻的北边上山。“没办法,顾不上这些了,北边路虽然险但时间快,只能翻山过去。”

  山里经常下午4点多就天黑了,所以每次上山,团队们一大早就出发。骡子的主人牵着骡子走在前面,仪器就绑在骡子身上,但一些精密的、怕摔的仪器,只能张曼和同事们自己背着。

  为了拼速度,张曼决定用流水线的方式来建站。骡子放下设备继续向前,下一批到达的队员就专门负责建,建完接着奔赴下一个站点,再由另一批队员负责调试设备。一个点位接一个点位,循环往复。

  有一天,上海陀山的时候,骡子驮着一批仪器爬完一趟下来,还得再上第二趟。可走到最后一个山头时,看着脚下险峻的山路,骡子直接“罢工”不干了,拽都拽不动。

  可设备还得送上去,张曼和同事们只能靠自己扛了,“骡子不愿意跑了,人还得坚持,硬着头皮也得上。”

  冬季的海陀山,白天气温零下二三十度是常有的事儿。穿着抓绒衫、薄羽绒服加厚羽绒服,衣角都会被冻成冰,可队员们里面的抓绒衫和薄羽绒服早已被汗水浸湿。干活的时候,经常不能戴手套,手被冻得又肿又麻;调试的时候,笔记本电脑被冻得开不了机,不管是谁,拿着就得往怀里揣,捂热了赶紧开机调试。

  刚开始上山,大家还背着面包和水,可把面包拿出来一咬,牙差点崩掉;想喝一口水,发现早已冻成了冰坨。有时候实在受不了,他们就舔一舔冰坨,好歹也算补充了点水分。后来大家就形成了共识,冬季上山不带吃的,早饭的时候玩命吃,吃饱再出发。

  温度低、风还大,山上平均风力八九级,刮在脸上如刀割般。可张曼他们顾不上这些,只想着赶紧干完。“早期的时候我们几乎没有一张抬头的照片,全都是裹得严严实实埋头苦干。”

  一天,山里下雪了,天黑得特别早。弄完设备后,下午4点多张曼带着大伙儿赶紧往山下走。第一梯队、第三梯队陆续抵达,可迟迟没等来第二梯队的常晨和其他三个同事。

  那时,山里的天已经暗如深夜,连路都很难看得清,手机也没有信号,张曼只能揪着一颗心焦急地等待着。

  过了大概一个小时,张曼的手机突然响起,一看是常晨打来的,她赶紧接通。电话那头传来了熟悉的声音:“听到你的声音真好!”刹那间,张曼热泪盈眶。

  原来,天太黑,常晨和同事们走错了一个岔口,找不到平时下山的路。好在常晨辨认星星的位置,摸索到了另一条路,他们沿着一条泄洪的沟,屁股着地,脚往下探路,一步步挪了下来。等走到山里唯一一个有点信号的大平台处,常晨第一时间拨通了电话给张曼报平安。张曼见到他们的时候,四个人的衣服和裤脚都被撕得一条一条的。

  “现在回想起来,真的太不容易了。第一天上山,大部分人都没问题,到了第二天,感觉也还行,如果第三天还要上,那就是真正考验体能和意志品质的时候了。”张曼说。

  2017年那一段时间,张曼常常连续三四天上山。

  北京申奥成功后,站点的整体建设陆续完成,可就在这时,张曼接到通知:迁站!当时全部17套监测站点已经全部建完,可由于设计需求和实施实况,自动气象站需要配合迁建。

  迁站,比建站更难,要考虑如何拆,还得想着怎么运,相当于全部重来一遍。骡子也没法用了,因为有些站就在40度的陡坡上,人站在上面都往下出溜。

  那会儿正值夏季,本来想着夏天比冬天好,至少不被冻,但事实证明张曼想简单了。夏季的海陀山上,没有任何遮挡,高温下烈日直晒,脸、脖子、胳膊全部被晒得通红脱皮。山上的长草,把他们身上划得一道一道的。

  冬季被风吹,夏季被暴晒,长期下来,张曼落下了病根。每次一上山,脸就成片成片的红肿,又痒又疼。看了很久的医生也不见好。“只要不上山,给我90天时间就能治好。”医生劝她。

  不上山,是不可能的,从张曼接到这个任务开始至今的6年里,她和团队成员隔三差五就得上山,在延庆一待就是好几天,家都回不了。

  这么多年上了多少次海陀山,张曼没有细数过,队员说100次肯定是有了,只多不少。尤其到了冬季,就得不断地去调试设备。

  2018年,张曼担任北京市气象探测中心的副主任,可还是每次都带着队伍上山,“不是说一定得具体干多少活,去了帮忙组织协调,做好管理,安全把人带上去,再安全带回来,就算完成了任务。”张曼说。

  这个冬季,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正式举办前的最后一次实战演练机会,张曼和同事们每周有一半的时间在海陀山。不断地完善垂直观测,完善供电、通讯备份机制,做好一切准备。“这些设备就是预报员的‘眼睛’,设备调试好了,预报员才能获得更准确的数据,预报得更准,更好地为冬奥会服务。”

[ 责编:张璋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湖南长沙:检修农机备春耕

  • 春耕牛市供销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2月7日,重庆市巫山县曲尺乡月明村一大片梅花竞相开放、灿若红霞,游客和市民前来游玩打卡,尽享春日的快乐和惬意
2025-02-08 14:52
2025年2月5日,福建省福清市石竹山风景区,一场非遗英歌舞、建瓯挑幡等非遗表演正在进行,让游客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丰富景区文化内涵和游览品质
2025-02-06 15:55
2025年1月20日,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城市中央公园内,游船与湖水、植被、高楼相互映衬,呈现出一幅冬日多彩美丽生态画卷
2025-01-20 15:30
2025年1月16日,受低温天气影响,山西省运城盐湖出现冬季独特的“硝花”景观,水面上的硝花形态各异晶莹剔透,美不胜收。
2025-01-16 15:56
一位“行者”行走在广袤的沙漠中,遮掩着绝世的面庞,一面“古镜”掩埋于厚重的沙下,刻满了时间的裂痕。
2025-01-13 17:25
2025年1月9日,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桃花源国家森林公园白雪皑皑,雪景如画
2025-01-09 15:24
关爱卡寒假公益行 助力云南各族青少年儿童梦想起航
2025-01-08 14:42
2025年1月5日,在山西太原南站开往呼和浩特东站的D4022次列车前,游客自拍合影。
2025-01-06 16:01
2024年12月8日,广西梧州岑溪市岑城镇木榔村,生态田园中阡陌纵横线条分明,冬韵如画。
2024-12-10 16:48
2024年12月10日,贵州省黔西市绿化白族彝族乡大海子村,青山环绕树木葱茏,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4-12-10 16:40
2024年12月6日,古城苏州街头,成片的银杏、红枫等树木色彩斑斓满目缤纷,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
2024-12-06 15:48
2024年12月6日,初冬时节,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灵山街道花卉种植基地的大棚里一片繁忙,种植户忙着管护花卉。
2024-12-06 15:48
2024年11月30日,初冬时节,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文化园内,树木换上"新装",宛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往赏景。
2024-11-30 18:34
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承载着居民的幸福感。
2024-11-27 18:59
政协协商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衔接,可实现协商于民协商为民,让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好的在基层体现。
2024-11-24 22:51
11月12日至13日,浏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链长唐安石带队,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张葵红,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谢波等同志参加,赴广东省佛山市开展家居建材产业链招商考察活动。
2024-11-15 17:20
2024年11月12日,江苏省苏州市荷塘月色湿地公园内向日葵竞相绽放,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乐享秋日美景
2024-11-13 15:29
2024年11月12日,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双江镇的烂阳村,山林色彩斑斓,红叶似火,黄叶如金,松柏常青,宛如大自然的调色盘
2024-11-13 15:28
南泥湾是中国军垦、农垦事业的发祥地,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业精神的发源地。
2024-10-27 17:37
延安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在采矿井约40家,年开采量约5000万吨,但煤质坚硬、自动化程度低等难题严重制约着煤炭产业的发展。
2024-10-27 17:1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