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顾春芳
樊锦诗1938 年7 月出生于北京,1963 年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学专业毕业后,只身赴大漠,守万佛千窟,经风吹沙打,将一生都付与敦煌。
半个多世纪,樊锦诗致力于敦煌石窟考古研究、石窟科学保护和管理。她运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完成了敦煌莫高窟北朝、隋及唐代前期的分期断代,成为学术界公认的敦煌石窟分期排年成果。她把文物保护与合理利用紧密结合起来,提出“莫高窟治沙工程”“数字敦煌馆工程”等十三项文物保护与利用工程,为新世纪敦煌文物的保护与利用构筑了宏伟蓝图。
从青春到白发,樊锦诗用一生的辛劳、执着和坚守,谱写了一个文物工作者的平凡与伟大,展现出一名学人的淡泊与笃定,被世人誉为“敦煌的女儿”。
樊锦诗先后荣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改革先锋”称号、“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奖等。2020 年5 月,她被评为“感动中国2019 年度人物”;同年11 月,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昨日(7月15日),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中华读书报承办的第30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十大读书人物”评选在济南正式揭晓。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研究员樊锦诗荣膺本届书博会“致敬读书人物”。
云中谁寄锦书来——樊锦诗的读书与行路
图片撰写《我心归处是敦煌》是一次探寻人生大美的过程,因为这本书,我走近了樊锦诗,我走近了一个文化宝藏——敦煌莫高窟,走近了一群可爱的莫高窟人。樊锦诗对敦煌莫高窟的每一寸土,每一棵树,每一方壁画都如此熟悉;对于莫高窟的历史、洞窟壁画艺术到考古保护工作的方方面面,她都如数家珍。在此过程中她毫无保留地向我敞开,给予我极大的信任和创作的自由。
2016年夏天,我在莫高窟和榆林窟考察,同时在敦煌研究院的图书馆查阅我所需要的资料和书籍。在此过程中,罗振玉、王国维、陈寅恪、王重民、向达、姜亮夫、塚本善隆、山本达郞、藤枝晃、池田温等中外敦煌学的重要学者进入我的视野。《斯坦因敦煌所获绘画品目录》、《俄藏敦煌文献》、伯希和的《敦煌石窟图录》、松本荣一的《敦煌画的研究》、池田温的《中国古代籍帐研究》、竺沙雅章《中国佛教社会史研究》、梅维恒的《绘画与表演——中国看图讲唱及其印度起源》、《唐代变文——佛教对中国白话小说与戏剧兴起的贡献之研究》等许多敦煌学的重要书籍打开了我跨学科的视野。
樊锦诗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敦煌学的大门,我仿佛进入了一个浩瀚无垠的星系。在撰写这部传记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一起查阅书籍,交流阅读的体会和思考,而我也得以逐渐了解樊锦诗将近60年的敦煌生活,了解了她艰苦卓绝的读书和行路。
本文作者与樊锦诗先生合影
《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口述,顾春芳撰写,译林出版社2019年出版
因敦煌艺术而结缘
我和樊锦诗因为敦煌艺术而结缘,因为读书写书而相知。
2014年夏天,我和几位北大同事去敦煌莫高窟参观。这是我第一次到敦煌,也是第一次见到当时担任敦煌研究院院长的樊锦诗。她亲自接待了我们这群北大校友,不仅安排我们参观洞窟,还安排我们和敦煌研究院的一些专家进行了座谈。座谈会在敦煌研究院的小会议厅举行,那是我第一次面对面听她讲述敦煌研究院的历史,以及壁画保护的艰辛,也是我第一次被“莫高窟人”坚守大漠、甘于奉献的精神深深触动。
回京之后,我整理了参观洞窟的笔记,写出了《莫高窟》和《月牙致鸣沙》两首诗,发表在《光明日报》上,后来又收入了我的诗集《四月的沉醉》。樊老师非常喜欢这两首诗,自那以后,我陆续收到不少她送给我的书,其中有她自己的学术论文集,或是由她担任主编的大型敦煌图册和文集,内容涉及了敦煌学、研究院历史、人物传记以及敦煌美术史等方面,最珍贵的是她赠我的两册《敦煌石窟全集》考古报告,上面有她工工整整的题签。
这期间发生了一件令我永远难忘的事。我在考察敦煌期间无意中说起我想查阅一些唐代佛教讲唱和古代戏曲方面的材料,樊老师就此事专门给我写来一封信,信中说:
顾老师:您好!您去年曾经问及我关于敦煌戏剧资料。敦煌资料中是否有戏剧材料,还不好说,我可进一步去查找。现给您介绍张广达先生的论文《论陏唐时期中原与西域文化交流的几个特点》,此文‘三’专门介绍新疆地区发现的古代梵语、甲种吐火罗文,回鹘文、藏文等文字中有关于宣传佛教的剧本和表演的资料,以及德国等国外学者、中国季羡林、耿世民先生对上述材料的研究。此文刊载于张广达著《西域史地丛稿初编》第281至第310页,戏剧这部分在第296页至笫301页,注为七三至八八。这本书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时间是1995年5月。特此告知。樊锦诗
樊老师还将张广达先生的这本书寄给了我,特别重要的章节还夹入了书签。过了不久,她认为季羡林先生整理辑录的《弥勒会见记》,可能会对我有所帮助,于是再次给我来信:
顾老师:您好!季羡林《新博本吐火罗语A(焉耆语)"弥勒会見记剧本"》刊于北京大学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编《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第二辑,第43至70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12月。特此告知。樊锦诗
这两封信令我非常感动,我感觉她是一位非常纯粹的学者,心胸开阔、为人谦和,我从心里非常敬慕她。在2014-2016长达两年的交往中,我们逐渐成为无话不谈的忘年之交。在此期间,我们还一起组织策划录制了《敦煌的艺术》系列慕课,在她的召集下,荣新江、王旭东、赵声良等十多位目前国内著名的敦煌学研究专家共同参与授课。后来《敦煌的艺术》被评为首批教育部精品在线课程,组织这次课程也使我进一步了解了敦煌。
写作一本传记,撰写者和被写作的对象之间达成心意相通非常重要,这几乎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因我和樊锦诗的结缘,使我对敦煌学和敦煌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们的交往,我们之间的信任和了解,我们对于敦煌的热爱,我们共同关心的问题,我们组织策划的慕课,为《我心归处是敦煌》的诞生做了最充分的准备。
星空下的莫高窟前部分舍利塔(敦煌研究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