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熊志
近日,最新出炉的深圳经济数据显示,上半年深圳GDP达14324.47亿元,在广东省5.7万亿GDP里占了1.4万亿。
作为改革开放的急先锋,深圳在过去的四十年来,从不为人知的小渔村一路蜕变成长为现代化的大都市,并长期担任着经济增长的领头雁角色。
然而,自疫情以来,全球经济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位于开放前沿,缔造的“深圳模式”“深圳速度”的深圳,也不可避免地面临挑战。但从上半年的经济数据看,在这场逆风周期下的疫情大考中,深圳展现出了强有力的活力和韧性。
深圳上半年的GDP达到14324.47亿元,稳居国内第三城的位置。正所谓“无工不富”,深圳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工业的支撑。自疫情以来,虽然内外压力叠加,给深圳的企业生产造成了较大影响,但作为工业第一城,深圳顶住压力,为企业排忧解难,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并且有近九成行业增长。
工业经济的平稳运行,是深圳经济底蕴的直观呈现,它离不开大项目、大企业的带动,更离不开产业链不断完善,产业层次和科技含金量不断提升。
作为科技创新的重镇,深圳的研发投入强度,向来位居全国前列。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深圳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比如在5G场景应用、人工智能等方面,深圳提前谋篇布局,抢占科技创新的风口。数据显示,上半年,深圳的高技术产品产量大幅增长。高新技术企业的快速成长,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让深圳能占领产业价值链的中高端,持续释放创新红利,对冲“黑天鹅”影响。
如果说工业经济的稳中加固,是深圳经济抗压性的直观体现,那么,市场主体的表现,则反映出在双循环新格局下深圳强大的市场活力。
今年上半年,深圳超16万户企业注册登记,同比增长11.0%,创业密度位居首位。新增市场主体的快速增长,充分显示出深圳良好的创业范围和营商环境,广大市场主体的信任,也为未来经济的稳步增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要指出的是,深圳经济的稳定性和抗压性,不仅是产业优化、创新发展的成果,它也和深圳的城市管理效能息息相关。
在今年5月,盐田港因为疫情的冲击不得不中断运营。但深圳采取果断措施,统筹做好疫情处置和盐田港恢复生产工作,在常态化防控的基础上,只用了一个月就恢复运营,最大程度地减少了疫情的冲击,有力保证了经济运转的连贯性。
而得益于此,作为外贸大城的深圳,进出口保持了较快增长,全市货物进出口两年平均增速为9.0%。同时,外商投资也持续提升,外资吸引力再次彰显出深圳的开放前沿角色。
综合这些数据来看,开放创新有活力的深圳,在上半年交上了一张优异的成绩单。在疫情的逆风周期下,这些数据所反映出的,恰恰是深圳在过去四十年来苦练内功所打下的经济基础。
不过,考虑到未来全球经济的巨大不确定性,深圳还得再接再厉,做好迎接长期挑战的准备。尤其是要依托先行示范区的城市定位,锐意进取,敢想敢干,通过持续的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理顺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市场活力,提升高质量发展能级。(熊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