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0月30日,由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指导和支持,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北京康盟慈善基金会、北京生命绿洲公益服务中心和《公益时报》社联合主办的2021第三届中国医师公益大会在线上举行。
在此次大会的圆桌论坛上,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专家委员会秘书长裴铭远,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支修益,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王雷,和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副主马望,就“如何多方携手迈进精准医疗大数据时代”进行了深入交流好讨论。
目前我国慢病像癌症、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疾病、糖尿病等占到国家人口死亡的85%以上。如何做好慢病管理,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支修益表示,有关人工智能技术、精准医疗技术、在肿瘤领域的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副主马望,作为我国医学院校教材的主编,分享了当前医学院校的学生,对精准医疗的现状认知情况。“ 这个理念,目前已经深入到了教学一线。而且在进修实习过程中,临床代教老师,在病例接触和精准医学方面,都有一定的体会。”马望表示,因为现在精准医学的应用很广泛,学生在和老师的学习过程中得到了又一次加深。如果想要更深的感悟,需要在以后的临床实际工作当中来进一步提炼,进一步加深。
来自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王雷,则通过自己的工作经历分享了一些心得。他说,他们医院在免疫治疗方面,还是做了很多工作。包括110联合化疗,临床研究使患者获得长生存,目前这个药医保前3千多,医保60%之后只有1千多,很多患者还是能够获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