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年来随着消费能力不断增强,我国医药市场增长速度超过全球医药市场。2016年-2020年,我国医药行业市场规模从13294亿元增长至17919亿元,并稳居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据业内专家预测,2021年我国医药市场将会继续保持增长趋势,市场规模将达18858亿元。
如此大的市场蛋糕自然会引来全球巨头争抢,在过去的30年间,跨国药企一直是中国快速增长的医药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竞争环境的变化,准入政策的调整,以及本地竞争对手的挑战,跨国公司不得不调整它们的发展战略以保持竞争优势。
与众多深耕中国市场的跨国药企不同,吉利德2017年才开始在上海设立中国区总部,面对急剧变化的中国医药市场,吉利德要如何才能后来居上?近日,吉利德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金方千表示,一直以来,吉利德在慢性乙肝、丙肝、HIV等领域通过合作去尝试创新的业务模式,从而能够推动相关领域的疾病检测、诊断以及规范化治疗。接下来,吉利德将参与多渠道推广,提高药物的可及性。
多渠道布局慢性传染性疾病治疗市场在此次采访期间,吉利德科学恰好发布了第三季度财报。根据吉利德科学公布的截至2021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吉利德科学Q3全球总营收为74.21亿美元,同比增长13%;净利润为25.92亿美元,去年同期为3.6亿美元。
分产品来看,吉利德科学第三季度产品销售额为73.56亿美元,同比增长13%。乙肝病毒和丁型肝炎病毒(HBV/HDV)产品销售额为2.47亿美元,同比增长17%;细胞治疗产品销售额为2.22亿美元,同比增长51%;Trodelvy销售额为1.01亿美元;Veklury(瑞德西韦)销售额为19.23亿美元,上季度为8.29亿美元。
与此同时,艾滋病(HIV)治疗药物产品销售额为41.89亿美元,同比下降8%;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产品销售额为4.29亿美元,同比下降8%。业内人士分析称,销售额下降的主要原因为舒发泰和Atripla在美国的专利过期,而对于必妥维需求的增长抵消了其中一部分降幅。另有观点认为,吉利德科学药物的这两款药物疗效实在太好了,也是得益于丙肝药物的可以实现治愈的疗效,消除丙型肝炎的行动有望实现。
吉利德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金方千
在谈及吉利德科学在中国的战略布局时,金方千介绍,主要分为四步走:
首先,作为一家创新生物制药企业,要以患者为中心去考虑未满足的治疗需求,从而推动吉利德科学产品的研发,尽可能不断提供革新、简化的创新药物以便更好的治疗疾病;
其次,在吉利德科学比较强项的领域,比如慢性乙肝、丙肝、HIV等抗病毒领域通过合作去尝试创新的业务模式,从而推动相关疾病领域疾病的筛查、检测、诊断以及疾病的规范化的治疗;
再者,积极参与医保谈判,尽可能让更多的产品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与此同时,应该积极探索多渠道覆盖,如通过传统医院渠道、药店,医药电商线上渠道等多方布局,让吉利德科学的产品能够被更多有需要的患者使用;
此外,积极探索创新的业务模式、支付模式,如商保、惠民保险等医保以外的新保险模式运用,借助积极参与探讨创新的支付模式,从而进一步提高药品的可及性以及可负担性。
“一般来讲,大部分的制药企业都会选择先在传统医院渠道准入。但随着过去几年整个医疗行业的发展变革,院外渠道获得了大力的发展,如院外药店,线上的药店以及互联网医院。顺应趋势,我们也是在进一步拓展院外渠道发展。”金方千强调。
自研与多方合作构建竞争“护城河” 也是借助雄厚的资本及强大的研发实力,吉利德科学正在构建起“丙肝+乙肝+艾滋病+肿瘤+炎性疾病”的“治愈”护城河。与此同时,近几年来,吉利德科学还在通过并购,授权,合作等多种方式在多个疾病领域不断“招兵买马”。
去年12月,吉利德科学以91亿元收购德国仅35人的生物医药公司,并获得其全球“first-in-class”(同类首创)丁肝治疗药物,以此扩大吉利德科学的肝炎治疗业务范围;去年9月,吉利德科学与下一代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开发商Immunomedics达成一项协议。根据协议,吉利德科学将以每股88.00美元现金收购Immunomedics,总价值约为210亿美元。
在今年10月,吉利德科学和默沙东(MSD)宣布,即将开始一项2期临床试验,在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获得病毒学抑制的HIV感染者中,评估每周一次口服给药islatravir/lenacapavir联合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吉利德科学的衣壳抑制剂lenacapavir,和默沙东公司的创新核苷逆转录酶易位抑制剂(NRTTI)islatravir,均为潜在“first-in-class”(同类首创)药物,并且都处于后期临床开发阶段。
“中国是我们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我们看到仍然有巨大的未满足的治疗需求。作为一个以创新研发为基础、仅30多年历史的生物制药企业,我们一直以来以研发创新药物作为自己的根本,持续的加大在药物研发领域的投入,不断在已有的抗病毒领域取得成功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产品线。”金方千介绍,当下,吉利德科学在中国市场已经有覆盖乙肝、丙肝、HIV/艾滋病领域的8款全球创新药物,且全球首个用于HIV预防的吉利德药物也已在国内获批上市,得益于医保政策的改革,有4款药品已经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而从全球市场来看,吉利德科学也在大力发展肿瘤和免疫治疗领域的新的产品线,未来,吉利德科学将主要关注病毒性感染领域、肿瘤治疗领域、炎性疾病领域等。一方面,吉利德科学将通过自身的实验室做研发;另一方面,吉利德科学也愿意通过各种方式与企业展开合作,不断增加具有潜力的产品管线。
有着诸多的重磅产品和不断扩大的研发管线,吉利德科学上调了2021年全年业绩指引,预计2021全年产品销售额在260亿美元至263亿美元之间,此前为244亿美元至250亿美元。
扁平化用人模式打破人才掣肘对于整个医药行业而言,在创新医药发展迅速的情况下,顶尖人才和团队稀缺成为行业的痛点之一。根据RDPAC研究报告,中国ESI全球前1%生物医药领域高被引用学者的数量仅为美国的1/38、英国的1/7、德国的1/4,对开创性和引领性研究的开展形成掣肘。
同时,在生物医药领域,尽管中国生物医学科研人员的基数已较为壮大,但领军人才和团队仍然稀缺。从顶级人才的历史积累来看,同为亚洲国家的日本累计获得过13次诺贝尔生物医学相关奖项(生理学和医学、化学),远高于中国。从高层次人才的发展现状来看,2020年ESI全球前1%生物医药领域高被引用学者共有1,790人次上榜,其中美、英、德位列前三,上榜人次分别为943、171、111,合计占比近70%,而中国上榜人次为25。
如此不难发现,世界主要领先国家间的人才军备竞赛空前激烈,纷纷将吸引全球人才上升至国家战略。面对这一长期挑战,医药企业如何吸引海外人才归国并持续留存、培养、激励现有高层次人才,成为提升基础研究的基础、追求源头创新的关键。
在人才的吸引方面,金方千表示,吉利德科学从成立之初,到如今成长为一定规模的跨国药企,始终保持扁平、简洁、高效的组织运营和管理模式。在这样的团队管理特点下,对于每一个岗位的员工需要承担的职责、工作范围以及工作内容的复杂性相对来讲要更高。
“对人才的选拔招聘,吉利德科学有自己比较独特的流程和要求。未来,大体还是会维持扁平、高效的团队模式及对员工多方面能力的要求,我们会结合未来产品线发展的方向,在内部继续培养人才的同时吸引外部很好的人才加入。”金方千说道。
对此,也有业内人士直言,全球各个生物医学领先国家主要通过吸引全球优秀人才和自主培养复合人才这两种方式,壮大队伍并培育多层次、全领域、适应医药创新研发需求的人才梯队。同时,通过搭建学术界、医学界、产业界之间的人才交流渠道,促进人才合理双向流通,联结基础研究、临床需求、商业应用。
“医药行业永远面临各种各样的竞争,如果公司本身产品线能够让大家觉得有吸引力有发展空间,本身的工作内容让大家觉得有价值,有挑战,能够获得自我成长,一定会有合适的人才愿意加入。”金方千补充道。(季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