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第三届中国美术奖金奖作品中国画《使命》
首页> 专题频道> 创随时代 精“艺”求精> 获奖精品> 造型 > 正文

第三届中国美术奖金奖作品中国画《使命》

来源:光明网2021-11-11 14:18

  【中国文联全国性文艺评奖五年获奖文艺精品网络展示

第三届中国美术奖金奖作品中国画《使命》

第三届中国美术奖金奖作品 《使命》(中国画) 作者:李玉旺

 

中国画《使命》创作谈

作者:李玉旺

  与很多人一样,我从小就有一种英雄情结。不过那只是一种模糊的、感性的、单纯的情感,无论是欧美的“英雄”“骑士”还是中国的“侠”,一切能够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勇于担当的人物都能够在我幼小的世界里光芒四射。但是随着自己慢慢长大,我一度有过感慨失落——大概是意识到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大多数时间都是波澜不惊的,我们都是这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

  直到我开始关注、创作消防题材。因为偶然的契机,我居住在消防队家属宿舍,被年轻的消防员所吸引。清晨看他们早操,日常看他们训练,看他们吃饭、欢笑、打闹,他们平时生活得就像隔壁邻居家的阳光男孩,而一旦响起出警信号后,他们会瞬间切换进入另一种状态,迅速果敢,迎向未知生死的灾难。我经常想,平凡日常的生活与生死攸关的危险,是如何在他们内心世界里并行不悖呢?2015年天津港8·12爆炸事故,100多位消防人员壮烈牺牲,其中就有我朋友的孩子,这极大地震撼了我,在我朋友的孩子牺牲之前,在很多日常时刻,我从来没有觉得他是“英雄”,逢年过节这种日常生活语境里,我总在心理上觉得这个孩子是晚辈、是年轻人,对社会的判断和思考还远不如我们深刻……诸如此类,但是在面对灾难和生死的时候,他们在精神和行为上其实远远超越了我们这些年长的人,超越了他们的年龄,这让我开始陷入长久的思考。伴随着思考,我开始搜集素材进行写生和创作。

  《使命》不仅仅是一件“题材决定”的作品,重要的是,它回答了我多年来思考的问题:平凡时代、日常生活,“英雄”何为?正是无数个像他们一样平常的年轻人,在灾难来临的时候,无论是大楼失火,还是山体坍塌;无论是粉尘爆炸,还是剧烈地震,他们在一瞬间变成英雄。英雄精神是生命力自然而然地释放,是日常生活中点滴积累的勇敢、责任、担当、奉献等美好品质的集中展现;灾难只是激活了平凡人们内心的使命感,使之成为英雄。

  因此,《使命》所描绘的其实是一个平静、普通的场景——消防员们灭火抢险后整装小憩,疲乏中透露出坚毅和欣慰。安静地伫立在硝烟末烬的火场,等待着再赴险地的指令。这件作品并没有那种动态、激昂的文学化描述,我尽可能去掉那种史诗、传奇般的情绪渲染,着力体现真实的、未经过度美化的生命个体。在这个维度上,我们与英雄变得亲切,不再有道德层面、阶级层面的距离,“英雄”也不再是一个被膜拜的符号。“英雄”的本义是充实、真实、正向的普通个体,这样的个体,往往会在关键的时刻被激活,绽放出人性光芒。

  我选择以中国传统山水画的语言来重建一种新的“丰碑式”构图,人物的造型、设色、画面气息可见北宋山水画纯粹、庄严、厚重、静穆的气质。将“英雄屹立如山”从单纯的视觉比喻中剥离出来,更深入地将“英雄”与中国山水画中“山”的精神含义产生共鸣,将其溯源到中国延绵不断的文脉之中。在色彩和笔触上,我借鉴中国传统工笔重彩和壁画的语言元素,丰富细致的刻画和色彩强化了场景的真实感,使观者感觉人物确实与自己共存在于尘世之中。而常见于传统壁画的线条与秩序感,则将传统壁画的“纪念”功能转用于对当下时代英雄人物,使之产生一种节奏感、仪式感。

  对我而言,《使命》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它承载了我对中国新时代英雄主义的重新理解:“英雄”并不遥远和虚幻,而是真实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甚至存在于很多被我们熟视无睹的细微之处。成为英雄是一种选择,我们身边那些不起眼的“小人物”,那些平凡生活中奔波的普通人,包括你我,都可以在某个关键的时刻“选择”成为英雄。而支撑我们做出这个选择的,是数千年以来我们代代相传、早已融入生活的、不被我们察觉的那些优良品质;它植根于我们的血脉,植根于我们的文化,成为我们这个民族的共同基因。

  作者简介

第三届中国美术奖金奖作品中国画《使命》

  李玉旺,山东德州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山东画院专职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作品《欢乐春节》(合作)曾入选庆祝建党一百周年“伟大征程,时代画卷”美术作品展,作品《助梦》(合作)入选庆祝建国七十周年国家重大历史题材主题创作项目。

[ 责编:宫辞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