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第三届中国美术奖金奖作品版画《阳光下的大桥浇筑工》
首页> 专题频道> 创随时代 精“艺”求精> 获奖精品> 造型 > 正文

第三届中国美术奖金奖作品版画《阳光下的大桥浇筑工》

来源:光明网2021-11-16 10:36

  【中国文联全国性文艺评奖五年获奖文艺精品网络展示】

第三届中国美术奖金奖作品版画《阳光下的大桥浇筑工》

第三届中国美术奖金奖作品 《阳光下的大桥浇筑工》(版画) 作者:曹丹

 

版画《阳光下的大桥浇筑工》创作谈

作者:曹丹

  《阳光下的大桥浇筑工》这幅版画作品取材于我工作、生活的城市武汉,描绘了湖北武汉段新长江大桥建设工地上水泥浇筑工人的劳作场景。画面背景中如火如荼的施工景像和渐趋成型的又一座长江大桥,展现了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在新时代中国城市化进程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城市交通、市政建设日新月异的发展带动了我们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的明显提升,这其中离不开我们身边几乎每日可见的劳动者的辛劳付出。多年来我在上下班途中,透过熙熙攘攘的车流,常常会在公路边、大桥上看到他们劳作的身影,常年的路途观察让我对他们多了几分了解和别样感受。我希望在我的作品中去真实的呈现这种了解和感受。《阳光下的大桥浇筑工》描绘了大桥浇筑工人们积极阳光的面部表情和团结协作的工作氛围,展现出劳动者在修桥筑路过程中不辞辛苦、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老中青三代劳动者在信念、精神上共生和传承的关系,以及他们对城市建设、祖国发展、个人生活满怀期望和充满自信的新时代建设者形象。

  我相信每个时代的艺术作品都有各自对社会现实不同的关注点和方法,以及传播社会价值观的途径。版画艺术从新兴木刻运动开始就通过自身的传播功能来展现艺术的社会性价值,这也是我通过版画来创作现实题材作品的重要原因。同时,我理解的作品的社会性和当代性是更为具体和立足于自身专业性的。传统的形式美感与技术的表达方式以及现象学式的感悟方式依然具有它自身强大的生命力和表现力,而在更广阔又更为具体的社会生态层面上依旧有更多的主题等待着艺术家去挖掘。铜版画的糖水腐蚀度所呈现出来的塑痕感与建筑工人乐观积极、自信豁达、勤劳憨厚的精神状态和体貌特征非常契合,表现技法和媒介质性之间需要反复实验才能产生理想的效果。因此,如何通过强调铜版画的自身特性,加强绘画的行动感以表现画面的视觉张力,并以此还原浇筑工人日常工作状态下所具有的力量感和泥浆包裹之下的生命力度,如何在复杂蚀刻工序中使版画语言的精细呈现与大尺幅具象绘画作品所具有的气度,成为《阳光下的大桥浇筑工》这幅版画作品在制作层面上的立意所在。

  作者简介

第三届中国美术奖金奖作品版画《阳光下的大桥浇筑工》

  曹丹,1974年生于湖北,1997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版画系本科,1997—1999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研究生班,2000年研究生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版画系并留校任教,2009—2011年俄罗斯联邦国立苏里科夫美术学院访问学者。湖北美术学院版画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 责编:宫辞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