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缝合太行山“绿化断带”
首页> 专题频道> 数字乡村知本论 > 正文

缝合太行山“绿化断带”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2-01-06 10:05

  作者:本报记者 耿建扩 陈元秋 本报通讯员 王聚芬

  2021年12月24日,在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一场降雪如期而至,浅山丘陵区山场披上一层白毯。

  在西黄村镇黄店村利用废弃石粉厂改造的植树造林“根据地”,郝景香和儿子郝文朕在物资仓库仔细地整理着铁镐、钢撬等工具,为一年的工作来个收尾。郝文朕粗略地盘点一下,2021年,他们在浅山丘陵区荒山植树造林6000余亩,种植各类苗木66万余株。

  “每年冬季土壤上冻后,才不得不停工,即使在不能栽种树苗的初冬,我们也要组织队伍上山打树坑,为来年春季抢赶植树造林最佳时机做好准备。”郝景香说,就在前一天,他和儿子还带着几十名造林队员在西黄村镇后青峪村山场“打坑”。

  因为浅山丘陵区荒山石头多、土壤少,没法用铁锨,造林队员只能用铁镐、钢撬在石缝中合适位置“掏”出树坑,工具砸在石头上磨损厉害,一年下来队员用坏的铁镐有362把。

  信都区西部山区被誉为“太行山最绿的地方”,然而浅山丘陵区山场“干、旱、薄、蚀”情况严重,治理难度大,形成了一条南北长51公里、东西宽18公里的石漠化荒山“绿化断带”,“年年种树不见绿”成为多年来制约当地绿化工作的瓶颈问题。

  在信都区基层从事林业工作几十年的郝景香,2009年退休后,不顾家人反对,牵头组建了当地第一支专业造林队伍,立志要缝合太行山的“绿化断带”。

  12年来,他凭着攻坚克难的韧劲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带领造林队员植树1100万余株,让10万亩荒坡秃岭披上了绿装,从太子井乡到龙泉寺乡、从南石门镇到西黄村镇,到处都有郝景香承揽的造林项目。他也因此获得全国绿化奖章、全国生态建设先进个人、河北省绿化奖章、河北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石头山上种树谈何容易?郝景香吃住都在山上,搭帐篷过夜,饥一顿饱一顿,一天天摸地形、察墒情,到外地学经验、找法子,绞尽了脑汁。一次又一次试验失败,他就一次次地摸索改良。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硬逼出来一套固土、蓄水、保墒的笨办法:套保湿袋、埋玉米芯、盖石板片、靠育林板。采用这套造林法,浅山丘陵区缺水少雨等造林难题迎刃而解,且大大延长了造林时间。2013年,他在400亩石灰岩山场上造林,第二年春天,4万多棵侧柏成功返青,经邢台市林业部门测定,成活率超过95%。

  “那是我这辈子最激动的时候!”郝景香回忆起当时情景仍然满脸兴奋。随即,这套被省林业专家认为有极大实用价值的造林方法被命名为“郝氏造林法”,得到了全国干旱区造林会和全省造林绿化现场会的推介。

  底气十足的郝景香开始大展身手,不断开辟新的战场种树,造林队伍算上临时帮工最多时超过150人。“不过种树主要靠30多位老队员。这套造林法简单到谁都能很快学会,但没有日积月累的经验和踏实认真的态度还是种不好。”他说。

  为保障工程进度,郝景香带领造林队员,每天黎明出工,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没有房,就搭窝棚;没有电,就用柴油机发电;没有水,就从十几里地外一罐罐运、一桶桶提;没有土,就一点点从石头缝中间抠;不能用机械,就手持钢撬打树坑;山路崎岖,队员们就一手拄棍一手扛树苗。困难虽多,他们凭着愚公般的精神都一一化解。

  沿着坎坷山路走进3100亩的黄店大旮旯防护林项目区,几面山坡上布满了数以万计的成行白点,格外醒目。走近细瞧,这白点居然是1米多宽、30多厘米高的育林板,半包围着树坑,内侧是一棵棵去年在石灰岩上凿坑新栽的树苗。

  郝景香指着树坑介绍,育林板能帮助蓄积雨水,反射阳光降低树根土壤的温度,过上5年左右就会自行分解。就地取材的石板片斜盖着树坑,可以防止水分蒸发。至于在树根埋玉米芯、套保湿袋,都是为了蓄水保墒。值得一提的是,按照这套造林法只需在种树时浇一回水就行,比常规在山上种活树的难度降了不止一个等级。

  在郝景香的感染下,曾经“不理解、不相信”的村民加入造林、护林队伍中来。

  南石门镇南贾乡村的郝志敏,过去在丘陵区山场开采石灰岩,他想不到矿山禁止开采后,自己又拿起同样的工具(铁镐、钢撬)走上山场,转而植树造林绿化山场,他参加造林队已经有7年多时间,从最早的“试试看”成为造林队现在的骨干力量。

  近年来,郝景香又创造性地提出打造“七彩太行”的设想,丰富造林绿化树种,常绿与落叶搭配,观花与赏叶结合,突出生态景观,因地制宜种植海棠、樱花、山楂、酸枣、银杏、山桃、黄栌等本地乔灌木树种,实现混交造林,力促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多赢。

  《光明日报》( 2022年01月04日 10版)

[ 责编:董腾飞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