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随着国家层面认可跨境电商且不断出台鼓励政策,我国跨境进口零售电商(以下简称“跨境电商”)正逐步由个人代购、海淘向网购保税和海外直邮等跨境电商规范化发展。《2022天猫国际消费趋势前瞻》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跨境消费用户已超2亿人,2022年跨境电商市场规模预计将超3000亿元。随着跨境电商增势迅猛,成为我国外贸重要增长点,但现阶段跨境电商保健品产品因其生产渠道并不在国内,从原料、剂型、功能及广告等法规监管方面与国内同行产品存在差异,直接导致国内产品难以与国外产品平等竞争,对国内产品市场造成了较大的冲击。
跨境电商产品对我国社会效益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跨境电商贸易不断丰富国内消费者选择与刺激消费回流,在政策支持下迅猛发展。根据商务部数据显示,2020年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达1.69万亿,增长31.1%,海外仓数量1800个,面积1200万平米,分别增长80%和50%。2021年,商务部等三部门共同编制的《“十四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已正式出台,跨境电商和海外仓发展被列入了重点工作之一。但过快的跨境电商发展所造成国内自由品牌产业市场萎缩的弊端也开始逐步呈现。跨境电商进口产品对国内产业的影响,不仅包括对影响国内产业状况的所有有关经济因素和指标的评估,还包括销售、利润、产量、市场份额、生产率、投资收益状况或设备利用率存在的实际或潜在的下降,现金流、库存、就业、工资、产业增长、筹资或投资能力均受到的实际或潜在的负面影响。
跨境电商产品与国内同类产品无法公平发展
鉴于监管权力受限等原因,跨境电商产品与国内产品无法处在同一标准天平,以食品行业来举例,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国内产品只能使用中国法规允许的食品原料及剂型;跨境电商产品可有中国法规不允许用于食品的原料和剂型,更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国内由于营养干预基础研究薄弱导致新原料使用和新功能许可几乎都是“止步不前”,在境外已经流行的新技术新原料,因在国内未获许可而不得不通过跨境电商购买。国内除药品和保健食品外,胶囊、口服液、片剂、冲剂等剂型,不得用于食品。而跨境电商产品可以使用药品和保健食品的各种剂型,而且还可做组合营养包、定制营养包。但国内受食品类别不同、产品配方不固定等限制,无法通过生产许可的监管要求,进而无法实现剂型的创新。
2、国内产品功能描述单一,消费者难以理解;跨境电商产品功能描述清晰,易于理解,更受消费者青睐。国内食品,只有保健食品能声称保健功能,特定保健功能目前只有27项,而且必须经注册或备案后,方可使用;其他食品均不得宣称保健功能(“保健功能”一般理解为广义的保健作用)。保健功能(或保健作用)描述单一,加剧了消费者的理解难度,使得产品高度同质化,不利于功能宣称信息的准确传递。
境外很多国家对功能声称的包容性比较强,因此,跨境电商产品对功效原料及功能描述更清晰和详细,功能声称易于理解,广告宣传多样化,消费者更容易接受、理解。而且跨境电商存在大量的中国不允许的虚假宣传情况,如:宣称预防治疗疾病、非保健食品宣称保健功能等。
3、国内产品应经生产许可后,方可上市,保健食品等特殊食品还应经注册或备案;跨境电商产品无需执行中国法律法规,不受中国市场监管约束。
同类产品行业可持续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正因为跨境电商所拥有的优势以及国内外监管标准无法统一的差异性,压制了国内资本和从业者的积极性。近年来“出口转内销”、“贴洋商标”等欺诈危害国内企业品牌发展的情况并不鲜见,国内产品市场逐渐走向一种“走出去,是为了卖回来”的畸形市场竞争。
跨境电商产品按“个人物品”管理,食用安全性由消费者自负,维权难度大。
2018年12月1日,商务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的《六部门关于完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监管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按个人自用进境物品监管,不执行有关商品首次进口许可批件、注册或备案要求;相关商品符合原产地有关质量、安全、卫生、环保、标识等标准或技术规范要求,但可能与我国标准存在差异。消费者自行承担相关风险。
以食品行业为例,跨境电商进口食品往往从国外贸易商处采购,产品来源复杂, 质量参差不齐,且直接面向国内消费者, 不需要来自注册企业,没有官方卫生证书, 可能给中国消费者带来食品安全风险。消费投诉维权难主要体现在跨境电商直购进口模式中。因其电商平台和消费行为发生地不在国内,所以本地监管部门无法对消费投诉范围以外的投诉进行受理。消费者的海外购物活动一旦出现问题, 需要向消费行为发生地的相关管理机构投诉。然而由于语言、文化等方面的障碍,对许多消费者而言, 实际上很难进行有效维权。
跨境电商是全新的贸易模式,随着其快速增长并变成中药的消费选项,具有积极作用的同时,国内产业市场不可避免收到冲击与打压的情况越发严重,特提建议如下:
1、鼓励对新功能、新原料、新剂型的应用研究,有条件放宽产品准入门槛。
建议针对群众需求广泛的领域,如免疫调节、眼健康、骨健康、心血管健康等领域积极开展科学探索,鼓励对新功能、新原料、新剂型的应用研究,有条件放宽产品准入门槛。
2、建议采取“分类分级”的思路,完善食品功能声称管理体系。
建议采取“分类分级”的思路,完善食品功能声称管理体系。按声称强度分为多级,可依次为营养声称、营养成分功能声称、结构功能声称、降低疾病风险声称。此外,允许声称“传统养生功效”表述,并建立相对应的中医功效评价体系。同时,加强科学引导与正面宣传,普及健康知识,避免在过度强调风险和欺诈之余,消费者仍然无法真正学会科学和理性选择保健食品的尴尬局面。
3、采取多项措施,在维持跨境电商红利同时应保障国内产业市场竞争力,包括同步快速发展国内产业,一方面可以减少国家外汇流失,另一方面更有利于加速国内外市场环境融合、维护市场公平秩序、促进行业发展。(记者 张梦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