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华彬集团董事长严彬联名或个人共提交了10份提案,涉及实施“科技入黔”、创建零碳示范园区、构建碳中和法律制度体系、聚焦“十四五”生态环保工作、推进“第三代侨乡”文化建设等领域。
聚焦生态环保
今年是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胜之年,也是“十四五”生态环境规划的启动之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的同时,需要进一步聚焦生态文明建设短板弱项和生态环境保护突出问题。
严彬调研发现,生态修复难度大、周期长、成本高。据测算,2018-2019两年生态环境相关支出6190亿元,其中用于生态修复的资金不超过生态环保支出总额的3.6%。为此严彬建议,把生态保护修复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大力引进市场化机制,积极发展生态修复多元化融资模式,实现减污增容。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实施重大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工程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
目前,运用法治手段推动实现碳中和已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做法,许多国家和地区已通过立法或修法的形式为实现碳中和提供了相应法律保障。与之相比,我国碳中和法治保障建设依然相对滞后,现存在国家立法缺位、监管体制不健全、配套制度不完善、立法与政策相脱节等主要问题。
严彬委员建议,对碳中和进行专门立法,适时制定出台应对气候变化法,为碳中和战略实施提供顶层法治保障;将碳中和目标纳入立法内容,制定分阶段的碳强度减排指标。此外,制定完善相关配套制度,确保碳中和立法的执行力。
助力贵州发展
严彬还提交了《关于实施“科技入黔”,以协同创新助力贵州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关于加大对贵州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倾斜支持力度的建议》、《提升产业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助力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关于支持贵州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示范的建议》《大力发展休闲农业 培育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等相关提案。
贵州省2019年至2021年获得的支持额度分别为4150万元、4350万元、5100万元低于周边诸多省份。他建议,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对贵州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倾斜支持力度,同时将“科技入黔”纳入即将出台的《“十四五”东西部科技创新合作行动总体方案》。
严彬还建议在国企改革中,根据贵州的区位特点、产业特点,将计划搬迁的国企落户贵州,并在高端人才引入上,国家能够给予贵州更大的支持和倾斜。
心系侨乡建设
更好发挥海外华侨华人的“桥梁”作用,有助于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各族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理解与尊重,从而扩大中国影响力,提升对外文化软实力。在此背景下,川渝两地积极推进“第三代侨乡”文化建设,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侨界力量。
在《推进“第三代侨乡”文化建设 聚侨力促进成渝经济圈发展》提案中,严彬表示,当前川渝“第三代侨乡”文化建设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业缘”中心逻辑有待提升,与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三极”相比,经济影响力不足;二是传统侨乡文化遗产较为缺乏,需要进行文化的再赋值;三是川渝协同的“大侨务”相关工作机制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对此,严彬提出如下建议:
一、搭建“网络寻根平台”,拓展形式多样的“川渝寻根之旅”“夏令营”活动;将川渝侨乡历史文化展览馆、纪念馆建设纳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或红色教育基地建设,弘扬红色文化;向海外华文学校开展系列网络直播授课。
二、编制川渝第三代侨乡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对川渝两地分别出台的涉侨法律进行重新梳理,形成国际化、体系化、长效化的华侨权益法治化保护机制;构建川渝重点侨商数据库、川渝海外重点社团数据库以及川渝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数据库,为今后川渝引智工作大发展服务。
三、规划建设川渝“第三代侨乡文化产业园”,为华侨华人在成渝双城经济圈投资创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光明网记者 钟蕾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