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2021年12月,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与中国游戏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的《2021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游戏市场规模达到了2965.13亿元,同比增长了6.4%。在市场规模高速增长的同时,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问题也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
如何客观全面看待网络游戏?如何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全国两会期间,部分全国政协委员在线接受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委员会客厅》栏目采访时,共同就未成年人网络游戏防沉迷背后的原因和构建社会共治机制等问题深入分析、建言献策。
不要一味把责任归咎于孩子和游戏本身
“娱乐是人的天性。网络游戏能够如此高速发展,是因为它本身是一个方便可及、价格又相对便宜的娱乐方式。”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许进认为,深入思考网络游戏流行背后的原因才是关键。
“孩子们为什么会沉迷游戏?是不是没有给他们提供更多更健康、更有趣味的娱乐方式?是不是我们的教学方法、教材出了问题,孩子们无法被课堂学习和读书吸引?家长是不是应该以身作则,不要总在孩子面前打游戏?这些都是我们要反思的。” 许进委员表示,40多年前电视机出现了,我们说孩子学习不好是因为电视;后来电脑、手机陆续出现了,孩子学习不好我们归咎于电脑、手机;现在有了网络游戏,我们又怪网络游戏,以后再出现新生事物怎么办?所以应该应转变思维方式,找找问题背后的原因,不要一味把责任归咎于孩子和游戏本身。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史家教育集团校长王欢也认为,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一定要重视,而且要及时采取措施。但是孩童天性中就有对游戏的喜爱,在游戏过程中享受快乐并且学习知识是他们的成长规律和天性。另外也应认识到,如今网络游戏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孩子们之间沟通交流的一种方式,这属于他们在童年时期进行社会化的一种方式。“确实需要全面分析孩子沉迷网络游戏的原因,比如家长作为监护人的角色是否到位?有益于未成年人成长的好的游戏是不是太少了?简单地禁止孩子使用手机是不是就能达到预期效果等。”
“搞‘一刀切’,完全禁止未成年人玩网络游戏,可能会让防沉迷立竿见影,但也会让孩子们失去一条重要的获得知识和信息的渠道,还可能会让他们因不能接触游戏而无法与同龄人产生共同话题,进一步影响他们的交流。”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李健认为,确实有一些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健康,甚至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家长苦不堪言,所以对孩子玩网络游戏深恶痛绝。这个问题需要引起各方高度关注并予以解决。但不能因噎废食,完全禁止未成年人玩网络游戏,而是防止他们沉迷于网络游戏,要把握好其中的“度”,让孩子们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玩网络游戏。
“如果只是简单粗暴地让孩子们与网络游戏隔离开,说明这些人可能离时代、离孩子们太远了。”许进委员说道。
警惕新规下的灰色产业链
2021年8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未成年人游戏“防沉迷新规”。
新规落地半年,成效如何?王欢委员认为,通过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对游戏沉迷问题作出规定,不仅为学校教育学生、家长教育孩子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对孩子们也是一种教育和引领,让他们能够在鲜明的规范下,有意识地提升自我掌控力,规范自身行为。
不过,许进委员在调研中发现,“防沉迷新规”严格限制了未成年人的网络游戏登录时间和时长,起到了一定效果。然而一些不良企业和违法分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违规向未成年人租售成年人游戏账号,帮他们“绕”过规定,也因此生成了一条网络游戏灰色产业链。这一问题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这里也有一些家长对孩子缺乏关心或过度溺爱放纵,甚至把自己的游戏账号给到孩子使用,加剧孩子的游戏沉迷程度。”王欢委员表示。
共管共治进一步完善防沉迷机制
既然网络游戏沉迷是一个社会问题,就应该从社会层面探索解决问题的机制。许进委员表示,法是行为的准则,完善立法是必要的,比如对于明知对方是未成年人,依然向其租售成年人游戏账号,甚至指导未成年人规避防沉迷监管的企业和个人,应该按照刑法严惩。在个人信息保护法与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框架下,细化针对未成年人游戏防沉迷问题的实施细则,设立保护青少年的屏障。
李健委员认为,应将防止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沉迷视作一个系统工程,多方发力,共管共治,进一步完善防沉迷机制。他表示,首先游戏企业应该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完善防沉迷系统,严格人脸识别系统,补齐身份认证方面的漏洞。
“企业还应该着力于开发一些有益于青少年成长的网络游戏,包括在教育部门指导下,开发一些优质的、互动性的网络课程,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知识。”王欢委员建议。
许进委员则建议,政策层面上可以对网络游戏企业实行“配额制”,规定每年游戏公司只能推出一定数量的新游戏,“而不是为了盈利不断地开发新游戏,吸引青少年沉迷。”
“但是如果把人的行为比作一条河流的话,法只是河流堤岸的一侧,另外一侧就是道德,所以说仅仅靠立法是无法完全规范人的行为的。”许进呼吁,家长和学校要对孩子进行必要的教育,劝阻他们不要沉迷于网络游戏;还要加强网络素养教育,让孩子从小养成健康上网的习惯,提升对于不良网络信息的甄别能力。
“家长也应对青少年网络游戏沉迷问题承担相应责任。家长和学校之间可以建立起固定的联动沟通机制,共同加大对青少年的监护力度。”李健还表示,家长也应主动提升网络素养,增强对政策的理解,了解网络游戏的利弊,从而更好地指导孩子健康上网,避免网络游戏沉迷。
将更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加入游戏
“规范网络游戏发展的同时,也可以换一个角度,应看到网络游戏在正能量引领和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方面的作用。”李健委员强调,网络游戏限制与否,关键在于是否打造出了优质内容。
“比如一些功能游戏已经开始在教育、医疗、科普、编程、文化传承等领域应用,对青少年成长能够起到一定的辅助与引导作用。”许进委员说,正能量内容池的打造,能够强化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积极引导青少年更好、更合理地使用网络电子产品。
王欢委员也表示,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如果能够将一些承载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正能量游戏引入课堂中,也有利于文化的推广和宣传。
此外,数字平台的快速发展,让国内多款优秀网络游戏“出海”,在国际游戏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对此,许进认为,应该把更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加入到游戏里面,助力游戏走出去。
“游戏是一种很好的交流途径。”李健委员也表示,游戏能够跨越地域和语言的限制,对于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能够起到很大作用。
“由于国际形势复杂严峻,一些优秀的游戏产品在国际化进程中依然面临很大阻力。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对这方面的重视,加大对游戏出海企业的扶持力度。”
统筹:李木元
导播:王星星 周通
主持:韩月
记者:王亦凡
摄像:许义甫 潘嘉琪(实习) 李竞宇(实习)胡前锋(实习)
后期:周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