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央广网西安4月1日消息(记者舒隆焕)春天如约而至,三秦大地处处迸发着希望。经过一年的发展,陕西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正释放活力,向社会展现高质量发展成绩。近日,“聚焦秦创原 蓄力新势能”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陕西西安多地,探访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情况,感知“原”动力,感受陕西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介绍陕汽车联网产业发展情况(央广网记者 舒隆焕 摄)
2021年 3月,陕西启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构建立体联动的“孵化器”、成果转化的“加速器”和两链融合的“促进器”,使之成为陕西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秦创原经过一年的建设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创新活力加速释放。目前,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已形成国有企业带头,各类市场主体、高校、院所等共同参与的协同发展新格局。
1968年2月,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汽控股)诞生于偏僻的山沟里,昔日的三线汽车工厂,经过54年的发展,如今已成为汽车制造业的龙头企业。
尽管如此,陕汽控股仍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企业发展的首位,在创新中谋发展,向创新要动力。
“依托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不断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力度,重点围绕商用汽车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轻量化开展科研创新、成果转化、科技孵化、产业集聚4个方面的工作,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形成新的发展生态。”陕汽集团德创未来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创未来)副总经理李司光说道。
2021年,陕汽控股与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管委会达成合作,以重卡和新能源汽车两条产业链协同创新发展为目标,共建新能源智能商用汽车创新中心暨德创未来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李司光说,德创未来以灵活、高效、开放的体制机制,吸纳行业高水平人才,开展技术研发、产业孵化、基金投资,打造协同创新网络和产业创新生态,形成汇聚全创新要素的新型研发机构,将着力推动陕西商用车产业科技创新迈上新台阶。
据介绍,作为陕汽新能源及智能网联的战略承担主体和企业改革的先行军,德创未来以员工持股及项目跟投机制,充分激发全员创新活力,先后完成氢燃料牵引车、换电自卸车、纯电动钢厂车等多款重点产品开发,自主开发的自动驾驶、全电固态底盘、域控制器、智能座舱、镁合金零部件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
“入住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高校丰富的科研成果和我们深度融合。”李司光介绍,截至目前,公司的换电牵引车、自卸车已实现批量销售,氢燃料电池、智能接驳车实现陕西、内蒙、上海等地市场突破。
陕鼓集团,1968年建厂,初期以生产风机主体产品为核心,逐渐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21世纪之初,开始关注用户的显性需求及隐性需求,进行第一轮转型;2016年至今,战略聚焦分布式能源,深化服务型制造转型,在“源于制造,超越制造”中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54年来,“陕鼓模式”不断探索、丰富。如今,以服务型制造转型赋能高质量发展的“陕鼓模式”已在全国示范推广。
介绍陕鼓分布式能源智能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央广网记者 舒隆焕 摄)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近年来,陕鼓在大乙烯三机、大空分机组、大合成氨三机、大型硝酸机组等化工市场高端装备持续创新,解决了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提升了我国化工流程工业大型核心动力装备研发制造进程,改善了核心装备进口“卡脖子”局面。
打造硬核科技力量的同时,陕鼓不断加快成果转化,激活市场发展动能。目前,已经累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省部级科技奖175项,市区级科技奖89项。陕鼓授权有效专利675件,其中发明97件、实用新型525件、外观设计53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49件。主导和参与制定国家、行业、地方及团体标准118项。近年来,陕鼓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建立面向市场需求的成果转化机制,促进创新成果与产业发展紧密衔接。
据介绍,不久前,陕鼓旗下西安联易得绿碳科技有限公司在秦创原主窗口区域挂牌成立,打造全国碳市场具备核心竞争力的科技服务型企业。
陕鼓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时代大背景下,陕鼓将持续转型聚焦分布式能源市场,以秦创原平台为牵引力,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加快研发成果转化,以分布式能源系统解决方案和系统服务,为用户提供优质产品和系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