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中微子,最初是奥地利物理学家泡利于1930年为解释β衰变中“能量、动量不守恒”的矛盾而提出的一个假说。根据理论推测,中微子不带电,只参与弱相互作用,难以探测。1940年前后,王淦昌对于如何探测中微子有了独特的想法,但却没有条件进行实验,他最终决定以“搭桥”方式为相关的研究贡献中国的力量。
1942年1月王淦昌在《物理评论》上发表《关于探测中微子的一个建议》的论文,提出用K电子俘获的方法寻找中微子。文章发表后不久,美国物理学家阿伦按照王淦昌的建议完成了K电子俘获实验,证明了中微子的存在,成为1942年世界物理学重大成就之一。
1956年,美国科学家莱因斯和柯万进一步开展实验,探测到了中微子的存在,莱因斯因此获得了199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之所以能够获得诺贝尔奖,可以是说站在了王淦昌的肩上。杨振宁曾指出,王淦昌的文章“在确认中微子存在的物理工作中,道破了问题的关键”。
抗战期间,在民族危亡之际,像王淦昌一样满怀科技报国热情的科学家们,依然初心不改,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仍然密切关注着前沿科学问题,并竭尽全力进行着研究。而“搭桥”正是中国科学家们在这种特殊环境下,积极参与到世界前沿科学研究中,并作出中国贡献的途径。他们放下小我,以大我奉献科学,值得被后世铭记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