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经过1961和1962年两年来的探索,1:8、1:4这样的部件实验爆都做的差不多了,想要做1:1的冷实验的话,“17号工地”已经不能满足这样的实验要求了,因为场地大小的受限,以及核材料的辐射性和危险性,实验必须要转移阵地。
1963年3月,王淦昌冒着大雪和风沙来到大西北核武器试验基地,这里位于青海湖东边的海晏县,平均海拔在3200米,属于高寒地区,冬天冷,风沙大,气压低,需要忍受头晕、心悸等高原反应。而且空气稀薄,饭煮不熟,肉炖不烂,生饭菜度日是家常便饭,年轻人尚且不舒服,何况是一个56岁的老人。
后来的王淦昌回忆起当时的艰苦情形,他是这样说的:“我不可能管自己身体那么多,必须到每一个关键地方去检查,哪一个环节出了一点点问题,就会影响整个研制和爆炸结果。我是现场总负责,出了问题肯定我是第一责任人。我不出力、不吃苦,谁出力、谁吃苦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