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吉林日报记者 刘姗姗 通讯员 魏强
生态优势就是发展优势。日前,我省设立“吉林生态日”,多部门联动发力,以加快建设生态强省为载体,持续巩固和厚植吉林生态优势,推动全省生态文明建设跃上新台阶。这是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征程中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一直以来,我省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将其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规划。为确保“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我省印发了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三个巩固提升行动方案”以及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推进方案》,持续巩固“十三五”期间污染防治攻坚成效,全省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
今年上半年,我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8.6%,同比上升5.9个百分点;细颗粒物平均浓度为3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0%。地表水“十四五”111个国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到72.1%,同比上升5.4个百分点;劣Ⅴ类水体为8.1%,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
力度不减、方向不变、持续巩固、稳步提升……
8月,蓝天白云下,仙人河水清岸绿,风光旖旎。“谁能想到几年的工夫这里就变得这么美呢!”住在仙人河附近的张先生谈起变化,幸福洋溢,“我现在每天都到这附近遛弯。这河水清了、绿树多了,景色美,心情就更美了。”
仙人河作为东辽河一级支流,因多年来的水质污染,变黑变臭,成了东辽河流域的一道“伤疤”,更是登上“国家黑臭水体”的“黑名单”。如何抚平污染之痛,如何让百姓的居住环境不断提升?辽源市痛定思痛,下猛药、狠治理,按下整改东辽河的“快进键”。
从2018年起,辽源先后6次邀请专家组,制定科学的综合治理方案,全面启动45项污水治理工程,倒排工期、压实责任,仙人河两岸“清障”“拔钉”“除顽疾”行动顺利推进。
两个月零7天,清理13万立方米的垃圾、淤泥,仙人河黑臭水体全面消除,东辽河水污染得到有效遏制。2020年1月,辽源地区国、省考核断面水质自“十三五”以来首次全部达标。仙人河的治理力度彰显了辽源市还百姓“绿水青山”的决心,更是我省水流域污染治理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水污染防治工作,针对全省重点流域出台了劣五类水体专项治理和水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辽河流域印发了“两方案、一规划”,明确了各地区、各部门、各领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聚焦“两河一湖”,切实解决突出环境问题。辽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中2020年前需完成的130个项目全部完工。饮马河水污染整治谋划的6大类210个工程全部建设完成。查干湖及查干湖周边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
不仅如此,“十三五”期间,我省高效推进生态环保督察整改,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吉林蓝”成为生活常态,水环境质量不断提升,国控断面达到或好于Ⅲ类水质断面比例呈波动上升趋势,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呈下降趋势。全省EI值范围为68.07-70.19之间,评价等级皆为“良”。
“生态环境质量更优是生态强省建设的核心目标之一。”省生态环境厅厅长孙铁介绍说,2020年,全省生态环境质量达到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十四五”期间,我省将推动实施更高水平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以减污降碳协同治理为抓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大气、水、土壤、固体废物污染治理,集中攻克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锚定绿色作底,青山绿水含金。
吉林的优势是生态,生态强省正是将发展的优势依托于生态,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之路,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持续不断地增进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刘姗姗 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