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二十大报告读与解】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首页> 专题频道> 时政专题>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 正文

【二十大报告读与解】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来源:光明网2022-10-23 09:56

 

 

  作者:韩震,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强国是其中应有之义。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我们必须走属于自己的文化发展之路,这就是说,不能跟在其他国家后边亦步亦趋,而是应该自信自强地举起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凝心聚力,以富有活力的现代文化展示当代中国形象;同时,也不能故步自封,而是应该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要坚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反映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激发我国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引领文化发展的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文化发展的导向,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基础上,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巩固壮大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通过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进行持续深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深入人心。要大力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促进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能力,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我们应该提高中国文化形象的自塑能力,以中国在崭新的时代背景下不断发展、进步的客观事实为根据讲好中国故事,以世界能够听得懂的语言传播好中国声音,以理性包容的叙事方式展现当代中国可信、可爱、可敬的形象,不断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互动,在充分的交融互鉴中促进文明丰富发展。

  哲学社会科学既包含文化的理论总结,也是文化不断发展的理论基础。作为一名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该潜心为人民做学问,为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贡献一份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有自主的知识体系,中国文化应该在自主知识体系基础上得到系统阐释并发扬光大。这些都需要当代学人不懈努力、共同奋斗。

  文字摘编于《光明日报》2022年10月23日11版《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 责编:董腾飞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