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聚焦结构性心脏病创新前沿,助力中国健康事业迈向世界舞台。2022年10月9日-16日,第六届中国结构性心脏病周(中国结构周 2022)暨第六届中国国际结构性心脏病学会议暨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结构性心脏病学组年会在上海、北京、广州、西安、武汉同时举办,此外来自欧洲、美洲和亚洲数十个中心也共同参与全球直播。
结构周期间,由心血管健康联盟与光明网卫生频道联合策划推出的品牌科普专栏《名医解心结》邀请我国结构性心脏病医学领域权威专家做客直播间,面向广大青年心血管医师和公众,在线分享学科前瞻、团队故事和科普知识。
【本期看点】二三尖瓣反流及微创治疗
【本期嘉宾】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潘文志教授
主持人:心脏瓣膜疾病是我国常见的一种心脏病,请潘教授来为广大网友科普一下,心脏的二尖瓣和三尖瓣分别处在什么位置,它承担着怎样重要的机体功能?
潘文志:我们心脏是一个空腔的结构,有两个心房、两个心室,心房跟心室之间有一道门,或者说有个单向的阀门。血液可以从心房流到心室,正常状况下,它是没办法从心室流到心房,因为有单向的阀门阻止血液的回流,是我们二三尖瓣单向阀门关起来,把它挡住。
所以二三尖瓣具体的位置,就是在我们心房、心室之间。但是我们心脏还分左心房跟左心室、右心房跟右心室,左边的血是动脉的血,氧饱和度比较高,里面的压力比较大,那左心房跟左心室之间的就是二尖瓣,右心房跟右心室之间的是静脉的血,压力比较低,是三尖瓣。
总体而言,它就是一个单向的阀门阻止血液从心室流到心房,它像树叶一样,一片一片的结构,能活动,能开关。
主持人:二三尖瓣反流为什么叫作“沉默的杀手”?
潘文志:相对来说主动脉瓣狭窄这种病人症状会比较明显,可能有些病人稍微运动就晕倒、心绞痛,甚至猝死。那二三尖瓣起病相对隐匿一些,有些病人心超检查发现瓣膜反流很厉害,心脏也很大,但患者的感觉很轻微,但有时候其实已经病入膏肓了,他还没有太大的感觉,那这种就叫“沉默的杀手”。
第二个要提到是“杀手”这个方面,因为患者前面可能代偿得很好,没什么感觉,一旦心脏已经很大了,开始发病了,病人可能就急转直下,甚至是发生猝死都有可能。
主持人:二尖瓣、三尖瓣在症状上和感受上有没有区别?
潘文志:因为它反流,血一直在倒流,倒流之后跑不出去淤积在心脏,或者淤积在体内,容量太多了。二尖瓣因为它是左心的,是左心系统的一个疾病,所以它就淤血在肺里,三尖瓣它是右心里面,就淤血在身体,四肢、肚子这里面,那这样就导致不同的症状。
二尖瓣淤在肺里面主要就是喘,肺水肿喘,三尖瓣淤在身体就引起四肢浮肿,有时候是肚子浮肿,肿得肚子很胀,或者脚胀得不得了。
主持人:目前二三尖瓣反流的治疗手段,主流的方式是哪些?
潘文志:我们国家主流的还是外科开刀手术,外科开刀手术分两种,一种是传统开胸,开到胸骨,劈一个比较大的伤口,外科医生可以把里面的心脏结构看得特别清楚,然后手操作方便。还有一种就是小切口,用一些器械,比如说一些长长的器械,前端可能有剪刀,有镊子,这样做的话创伤比较小,但是实际跟传统手术一样也要心脏停跳的,表面上是伤口很小,但对里面心脏的破坏也不小。
那心脏停跳来讲对病人的影响还是蛮大,停跳之后要体外循环,就是用人工心脏替他去工作,替他工作时间越长损伤越大。所以无论是打开胸还是微创手术,我们都是担心心脏停跳的功能损害,所以目前研发了这种经导管的手术。
所谓经导管的手术,就是用一根管子,从血管里或者是胸前开个口插到里面,然后送进一些特殊的器械,这个特殊的器械比胸腔小切口的器械还要小,结构还要精密,把它伸进去之后,到里面去替换瓣膜也好,修瓣膜也好。跟外科手术的最大区别不是在于伤口的大或小,在于经导管的手术心脏不停跳了,这才是它最大的益处,哪怕做四五个小时,心脏也不会受严重的损害。
但是,我们经导管的心脏瓣膜的介入手术相对外科起步比较晚,发展得相对慢,所以不是所有病人都能做,我们要去评估,合适的病人安全性肯定是更高的,目前大量数据显示有效性也是非常好。目前这几年,我们国内已经进步很多了,在座的几位专家在这方面都是为我们国家做了很大的贡献,给一些病人特别是外科开刀风险很大的病人带来很大的益处。
主持人:二三尖瓣介入治疗的优势和急需解决的领域,以及风险等整体评估,我们的标准在哪里?
潘文志:我们前面介绍了介入手术的优势,但是我们也要客观地看待,不代表每个病人来,他就适合做介入手术,就不要做外科了。目前,经导管介入手术发展的成熟度相对外科手术要稍微差一些,具体而言,经导管的二三尖瓣手术有很多种类,不同的种类的成熟度又不一样。
就二尖瓣反流,因为二尖瓣有包括狭窄、反流这两种情况。
如果他是单纯的狭窄,没有反流大部分的病人就是用介入的方式去球囊扩张,会起到很安全有效的效果,国内外的指南都是首先推荐球囊去扩张,而且扩完之后,过五年、十年之后再狭窄了,还可以再扩,或者到时候再来外科开刀也是可以的。一般二尖瓣扩完球囊再狭窄率五年是15%,十年25%。
对二尖瓣反流,目前来说有很多技术,比较成熟的就是二尖瓣放个小夹子。因为它反流,两个瓣膜靠不拢,有间隙,从血管放进去个夹子,把它靠在一起,来消除反流。
哪些病人能做我们一般考虑到两个因素,一个看他反流的区域不是特别的大,反流不是特别广,而且他的瓣叶之间比较合适,然后年龄又比较大,目前来说可以首选二尖瓣夹子这样的手术。第二,我们会评估他外科手术的风险是不是比较高危,外科高危的情况下,我们去考虑如果是解剖不合适,外科又手术风险低,目前阶段还是建议去做外科。相反如果是超声解剖比较合适,然后外科也有比较高危,我们就去做介入,所以不是一概而论。具体到一个患者身上我们会有个体化的评估,专业医生团队来给他判断。
基本原则就是,一个,跟他外科手术风险有关系,第二个超声,我们去看他的解剖合不合适去做。
主持人:手术预后情况目前在临床上观察到的情况是怎样的?
潘文志:像二尖瓣比较成熟的,社会上我们老百姓可能有些知道,影响力比较大,二尖瓣有时候叫钳夹术也好,叫夹合术也好。我刚才讲在解剖比较合适的病人,他的长期效果还是蛮好的,安全性高是它突出的特点,长期耐久性也是比较好的一个结果。
TAVI技术,我们最早随访的患者,是葛院士带领着我们团队做的,2010年10月3号做的中国第一例的TAVI。这个老先生是第一例的患者,到现在应该是12年了,他有我的电话,经常有在联系,后来我们就跟他的家属都成为了好朋友,当年他是76岁,现在都88岁了。
监制 李丹 沈天林
编导 牟舒琳
技术 孙鹏宇
摄像/摄影 逯成业 牟舒琳 顾成炜
剪辑 逯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