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1月19日,从生态环境部传来又一好消息:龙岗区成功获授第六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下称“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
据悉,此次授牌,是龙岗区继“国家低碳城(镇)首批试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022年度低碳榜样’政府案例”后的又一个“国字号”招牌。这无疑是对龙岗区生态文明实践成果的有力印证。
作为深圳市东北部的工业大区,近年来,龙岗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开展以绿色低碳为特征的“两山”实践探索,创新走出一条以绿为底、“双碳”引领的工业大区“两山”转化新路径。
“添绿增金”,擦亮城市生态底色
一江碧水位中央,无限风华两岸处。走进龙岗,旖旎龙岗河点缀着城区的灵韵,鱼翔浅底、盎然绿意,成为水清岸绿美丽龙岗的特色风景线。
龙岗河是深圳五大河流之一,也是龙岗的母亲河。但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两岸工厂越来越多,产业无序发展,排污量大,河流逐渐变成了臭水沟,成为路人纷纷避而远之的死河。
为了改变这尴尬困境,龙岗举全区之力,创新“大兵团作战、全流域治理”治水模式,全力打响水污染治理攻坚战。建立起区委区政府为双组长的“1+11+5”指挥体系,围绕水污染治理开展的系统性深入调研,为区域治水工作明思路、擘蓝图。并创新推出“1+5+15+N”包河攻坚模式,推动治水工作提质提速。针对污染物防治,龙岗区坚决淘汰落后产能,近五年累计淘汰低端落后企业2195家。
在一系列强有力措施推动下,龙岗区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40条水体和780个小微水体全面消黑消臭,39条河流共49个断面达到或优于Ⅴ类水标准;市考龙岗河出境吓陂断面达到Ⅳ类水标准;超额完成正本清源年度任务。一条条黑臭水体清澈起来,龙岗向近400万名居民交上一份合格的生态答卷。
“想不到以前小时候的‘臭水沟’,现在变化这么大,不仅清澈干净还风景好,我都更愿意带着孩子来河边散步了。”提起龙岗河的变化,龙岗市民王女士欣喜地说道。
河水变清了,如何让市民共享治水红利呢?为此,龙岗区高质量推进千里碧道建设,建成高品质碧道47公里,打造龙岗河“一河两岸”亲水人文休闲集聚带,将青山绿水的诗意,与现代化城市生活连在一起,活化滨水生态空间,为市民提供更多亲水近水空间和休闲游玩好去处。
如今,“山环水润”已成为龙岗一张靓丽的生态名片,2021年,龙岗区水环境质量实现历史新突破,27个考核断面水质全部达到国家、省、市考核标准;全区空气优良率达94.0%,PM2.5年均浓度降至19.1微克/立方米;此外,累计建成公园253座、绿道549公里,零碳公园开工建设。“推窗见绿”“漫步进园”“看山望水”“近者悦、远者来”的美丽龙岗愿景正在成为现实。
“点碳成金”,打通“两山”转化路径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为保障“两山”成果转化,龙岗区积极创新长效体制机制,逐步打通生态产品增值、降碳减污价值化的转化路径。
龙岗区锚定“双碳”定位,在全国率先制定“节能减碳总体方案”“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行动方案”等区级“双碳”顶层设计,明确绿色低碳发展路径。
将绿色低碳融入全区“一芯两核多支点”区域发展战略,着力打造“低碳智造核”,出台《深圳国际低碳城总体发展规划纲要》《深圳国际低碳城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明确三种减碳模式、四大发展策略,全面实施国家级碳达峰试点创建、绿色低碳产业创新中心创建等八大重点行动,助力畅通绿色转化通道。
同时依托低碳核心,打造转化辐射链路。以深圳国际低碳城为载体,龙岗区已连续举办九届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搭建全球气候变化战略对话和交流平台,并联动“一带一路”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中心(深圳),推动国家能源(氢能)产业创新中心、国际低碳清洁技术合作与交流平台等低碳平台落户,进一步深化低碳与科技创新、数字化、产城融合等战略融合,多层次建设低碳试点,带动低碳产业融合。
据悉,较建成之初,深圳国际低碳城片区GDP增长了2倍,工业产值超亿元企业数量增长了3倍,碳排放强度下降了68.4%,规上工业万元GDP能耗降至0.073吨标准煤/万元、领跑全国。
针对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绿色发展,龙岗区先后出台企业技术改造扶持政策,每年安排专项扶持资金,构建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等绿色制造体系。成立“碳”先锋服务团队,帮扶企业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并在全国率先开启企业环保合规建设,开展重点行业专项整治,开辟减污降碳落地路径,出台“绿色撑企20条”,从极简政务、极准监管、极优服务、极惠扶持四大方面,为企业纾困解难,加快推动企业绿色低碳转型。
“降碳生金”,探索绿色转化模式
好山水的滋养、好生态的转化,活跃而生动,正在不断为龙岗赋能。龙岗区抢抓广东省首批碳中和试点示范区建设机遇,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协同发展,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集群,持续提高产业的“含绿量”和“含金量”。
龙岗区大力推进“IT+BT+低碳”三大主导产业发展,不断增强产业绿色创新能力,建设起深圳国际大学园,引进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高等信息科学研究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增强基础创新能力。
全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到2810家,各类创新平台总量达到253家,柔性引进的“两院院士”及国际知名工程院院士8名,累计引进、培育创新创业团队50个。
龙岗区更是连续四年位列全国工业百强区榜首,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8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近5成,其中绿色低碳产业2021年总产值789.01亿元,增长17.5%。未来还将联合深圳东部各区,以新能源、节能环保、智能网联汽车为重点,打造万亿级“大低碳”产业集群承载区,预计2030年产值可达3400亿元。
依托东部环保电厂,龙岗还创新打造出龙岗能源生态园资源利用循环模式。高标准建设了集总部基地、研发、科普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节能环保产业园,建成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焚烧处理设施,年垃圾处理能力达198万吨,年发电量超12亿度,垃圾渗滤液成功实现“全回用、零排放”。同时,通过开拓售电、焚烧废渣制作环保砖、回收金属等“变现”途径,每年实现炉渣收入1265万元,累计售电30.57亿度、收入10.87亿元。
据悉,2012年至2021年,龙岗区在全区常住人口增长69.5%、GDP增长82.6%的情况下,万元GDP能耗、水耗分别下降了27.8%、59.4%。
目前,龙岗区已形成了高标准保护生态环境、高质量聚集绿色产业、高起点推动低碳经济、高效能释放低碳技术红利的“两山”转化经验,对全国各地区尤其是工业大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论述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接下来,龙岗区将持续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定不移走好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道路,以先行示范标准,勇当“两山”理论实践创新排头兵。”深圳市生态环境局龙岗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道。
【撰文】梅云霞
【通讯员】袁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