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日报记者 张诗瑶 高建进
早春时节,闽东山村的清晨还透着凉意,乡亲们却早早洗漱穿戴停当,呼朋唤友地出门,准备赶一场别具一格的“文化大集”。2月17日,2023年福建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服务活动在“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宁德市古田县杉洋镇拉开序幕。来自全省53家主联办单位的500余名艺术家、科技人员、医疗专家、高校师生、机关干部,为农民群众带来了103项惠农服务,把戏台搭进基层,把技术送到田间,把健康送进农家。
古田县位于福建省东北部、闽江中下游北岸,素有“中国食用菌之都”的美誉,其银耳产量占全国80%以上。古田也是红曲之乡,红曲产量占全国85%以上,“古田红曲”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927年,闽东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古田县特别支部委员会在这里成立。目前,县内有老区行政村190个,老区基点村6个,是名副其实的革命老区。
春节的脚步还未走远,“三下乡”活动又给老区带来了过年般的热闹。在桥头小广场的文艺演出区,台上的鼓乐声与台下的喝彩声不绝于耳。“这个跟头翻得好!精彩!”村民余老伯目不转睛地看着台上的杂技表演,笑得合不拢嘴。余老伯说,为了占个好位置,他一早就领着小孙子前来,等着好戏开场。
百米开外,文化惠民、农技辅导、健康体检、专家义诊等服务台在古街上一字排开,热情高涨的乡亲们把近500米长的服务区域挤得水泄不通。“今年又得提前‘收摊’了。”海峡出版发行集团志愿服务队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次参加“三下乡”活动,都能感受到农民群众对图书的喜爱,“老乡们太热情了,我们准备了450个书包和近2000册的图书,不到一个小时就全都送出去了!”
本次“三下乡”活动中,福字年画、福字非遗拓印、福字窗花等“福”文化产品成了大家的“新宠”,不少群众还主动参与互动,将自己亲手制作的“福”带回家。在两米多高的花艺福字前,志愿者们为一个个家庭拍摄全家福,留住幸福瞬间。
食用菌是古田县的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为此,省科技厅特别准备了银耳、香菇、竹荪等食用菌的培植知识宣传册和相关书籍分发给群众,并在现场为有需要的农民答疑解惑。
在医疗服务队的移动CT车前,前来做检查的农民群众排起了长龙。彩超、胸片、CT,这些通常要到县市级医院才能做的检查项目都被搬到了活动现场。“我们老人家出去看病不方便,现在省里大医院的专家来给我们看病,排再长的队也值了!”村民余丽金说。此外,医疗服务队还向农民群众免费赠送口罩、酒精、中药包等防疫物品,提醒大家在生产生活中仍要做好疫情防控。
在上午的集中服务结束后,6支下乡小分队继续深入乡镇,为基层干部群众带去理论政策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社会基层治理宣讲、家庭消防安全知识普及等服务,并结合当地产业特点,为农民送上食用菌和中草药种植技术指导。
多年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已逐渐成为厚植思想根基的生动课堂、传播主流文化的鲜活载体、涵养文明乡风的有效抓手、助力乡村振兴的知名品牌,在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光明日报》( 2023年02月19日 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