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文物、古籍、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等文件,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新时代,文化遗产进一步“热起来”“活起来”,围绕“加强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利用”“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目标,非遗和文博工作者不断思考与实践。
非遗热起来
融入现代生活
党的十八大以来,非遗保护事业呈现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202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新时代,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体现当代价值、涵养文明乡风、凝聚民族精神、讲好中国故事,是非遗保护传承的重要使命。
“建议鼓励社会组织在省会中心城市建设离岸孵化中心。”全国人大代表、湘西七绣坊苗服饰文化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石佳的建议源自于其对非遗在新时代创新性发展的深度思考。
从零基础起步参与苗绣保护传承,创立企业让苗绣“活起来”,到拥有衣服、鞋子、箱包等300多款产品设计,成绩可圈可点的石佳,坦言自己在发展高速期遇到了瓶颈:“我们的产品品类多却不精,不精则定位不清,长期看来制约了产业发展,更严重的是制约精湛苗绣技艺的发挥空间。”
石佳认为,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既要有前瞻性的顶层设计,也要有扎实的落地基础,既要注重保护传承,也要强化市场思维,将特色文化资源转化为特色产业资源。
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石佳将视线从非遗资源丰厚的乡村延伸至产业模式发达的城市,希望找到一条新路,补齐产业链条。经过调研,石佳发现,部分社会组织拥有足量优质的会员企业,覆盖顶层规划、产品设计、包装推广、消费购买多个领域,拥有迅速聚合资源、对接渠道的实践经验。“如果这样的社会组织能在中心城市等资源富集地带,建立离岸孵化中心,就能让高水平团队与专业服务真正下沉到乡村,补齐区县一级在电商、设计、包装、营销、物流、检测等方面的短板,帮助建立非遗品牌,打通市场前、中、后端,让非遗传承人、职业院校、非遗工坊、文创企业融入生态,获得正向收益。”石佳说。
“当非遗成为人们宝贵记忆的必备要素,那便是真正融入生活,实现了‘见人见物见生活’。”石佳介绍,目前企业不仅带领绣娘居家就业,还召集乡亲们建成1806亩茶园,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让当地村民有了多份收入,能安安心心建设家乡。
担任全国政协委员以来,国家级非遗建水紫陶烧制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田静每年参会都随身带着建水紫陶器具,有合适机会就为大家做演示,现场实践“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今年,她计划做一个开箱仪式,展示新作品,也将背后的传承人实践成果介绍出来。
非遗工作的核心是人才,制约非遗保护传承的关键问题是后继乏人。这些年,田静在人才培养上下的功夫不比钻研技艺少。“这几年国家政策好,喜爱非遗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但还是有很多人不知道去哪儿学,不了解非遗是可以作为终生志业的。”田静说,为非遗活态传承引入新鲜血液,是她持续将非遗讲座、技艺研修办进学校、社区、乡村、企业的重要原因。
从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使命出发,呼吁扩大非遗传承人群,田静的提案早已化入行动。十余年间,田静一直通过传承实践,扩大人群覆盖。除了深入乡村,培训农村青年,为乡村振兴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田静还启动开展了“小小传承人孝亲课堂”项目,通过紫陶技艺与二十四节气、孝亲文化的结合,将亲人、亲自然、亲乡土的理念融入学校教育,让孩子们从小熟知非遗,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她看来,传统技艺类非遗的传承人培养,更应强调原生态环境,需要进一步统筹学校、非遗工坊、非遗传习中心等各方力量。
据统计,目前从事建水紫陶烧制技艺传承及周边产业的手艺人已达5万人。田静进一步提出,更加重视和压实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授徒、传艺的责任,积极探索学徒制传承人培养模式,从明确任务、加强评估、提供扶持等方面完善相关工作机制,推进非遗关键技能和绝招绝技的传承,提高传承效果。
非遗传开去
讲好中国故事
非物质文化遗产凝结和传递着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共同情感、经验智慧,也是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的重要手段和方式。
2022年11月29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截至目前,中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共计43项,总数位居世界第一。
一杯“中国茶”,清静和雅、和而不同、谦和礼敬,品茶香不仅品其味,更是品中国文化。以茶会友,讲好中国故事,也是今年全国两会中许多代表委员的关注重点。
茶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中国茶是传承传播中华文化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今年,全国人大代表、六堡茶制作技艺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苍梧县六堡镇黑石山茶厂党支部书记石濡菲的建议围绕“推动中国茶走向世界”展开。
石濡菲认为,目前,我国茶文化传播、茶出口与我国茶产业规模严重不匹配,尚存在茶文化传播力度不足、中国茶的国际市场影响力有待提高等问题,茶加工工艺及品牌打造也亟待各方共同努力。结合多年实践经验和近年来的调研情况,石濡菲提出,要注重茶科技研究应用,推动茶产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做好传承保护创新这篇大文章,完善非遗传承保护体系。“茶叶出口,文化先行。”谈及做深茶文化,做强茶品牌,石濡菲建议,一方面,加强中国茶的保健功效研究;另一方面,深入挖掘相关历史文化资源,推进茶园建设与生态乡村、健康养生及文化和旅游建设相结合,打造茶文旅景点,形成一批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基地。石濡菲认为,提升茶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可以在充分阐释古代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茶船古道的内涵基础上,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建设契机,重点瞄准华人华侨较多的东盟区域。同时,要用好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以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等各种平台,加大海外推广,推动符合国际健康趋势的茶叶品牌建设。
在国际舞台上,中国戏曲是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喜欢和尊重一张中国文化名片,也是文化交流互鉴的有效载体。值得关注的是,昆曲、粤剧、京剧也相继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彰显了以戏曲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世界价值。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粤剧院院长曾小敏近年来一直致力于优秀戏曲文化的传播推广,探索粤歌、粤剧电影、线上直播等多种样态,强调国际化视野的重要性。“近年来,广东粤剧院推出的粤剧《红头巾》等作品,将传统唱腔、身段与现代舞、摇滚说唱等不同元素融合,是以国际表达展现中国形象、中国声音、中国精神的重要尝试。我们希望能有更多依托当地人文历史、体现现代审美的作品,走出国门,让人们在享受粤剧的同时,感受中国文化的风采。”曾小敏建议,非遗的国际传播要在拓展和融合方面下功夫,推进传统戏曲与时尚、科技的对话,用更时尚、更独特的方式包装精品剧目,通过融媒体的形式加大作品推介,突出亮点、引发热点,吸引更多国内外观众关注,让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文物活起来
推进文物数字化展示
2022年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确立“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精神。“让文物活起来”也是博物馆的一项重要课题。
“数字展示方式让博物馆变得更接地气、更温暖、更有趣了。”谈及创新数字化展示方式为博物馆带来的变化,全国人大代表,青州市博物馆研究馆员、青州市政协副主席王瑞霞表示,数字化展示方式对当今的博物馆来说已成常态,改变了人们对博物馆的固有认知。借此,游客可以和古代的文物互动,可以“穿越”到古人生活的时代进行“深度游”,也可以在家里欣赏世界各地的展览,还可以购买数字藏品丰富自己的收藏。
利用数字技术成功复原敦煌、云冈、龙门等地部分石窟,搜集汇聚全球馆藏绘画数据出版“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并举办线下展览“盛世修典”,考古报告《大足石刻全集》成功出版……近年来,数字技术应用的成功案例也为文物数字化保护工作的有效推进提供了宝贵经验。王瑞霞认为,这都是在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指导下进行的可喜探索,体现了各级政府、文物部门和各个文博单位对文物数字化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动。
然而,在实践中,王瑞霞也发现了不少阻碍工作深入开展的难点。针对文物数字化保护工作的标准认识不一、文物工作者和数字技术人员缺乏对彼此业务的了解,计费标准缺位等问题,王瑞霞带来了“进一步推进文物数字化保护工作”的建议,提出以建立文物档案为目标,以文物考古工作为标准,建立多规合一的文物数字化保护体系,强化文物基础性工作;研究制定文物数字化计费标准,使这项工作列入预算时有章可循;强化文物数字化保护培训,让文博工作者了解文物数字保护的基本常识,使文物数字化保护成为由文博单位主导、多学科广泛参与的文物基础工作,真正实现文物保护的目标。
近年来,博物馆数字化建设进程加快。中国国家博物馆适应数字化发展大趋势,大力推进智慧化建设,全面助力事业发展,形成以数据为核心的博物馆管理新模式。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介绍,中国国家博物馆从2018年开始推动智慧国博建设,按照5条技术路径推进,即透彻感知、泛在互联、智慧融合、自主学习、迭代提升。“其中,透彻感知包括知晓文物的各种状况,对观众实时了解等;泛在互联是指感知数据能够通过网络及时汇总上报;智慧融合要求我们更快更好地将多元异构数据汇交起来,深入挖掘其所蕴含的多方面价值。这三方面做好之后,实现自主学习,通过对文物和管理进行深入研究,形成知识体系,再逐步地达到迭代提升。”王春法说。
据王春法介绍,2022年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国内外33家博物馆共同举办“全球博物馆珍藏展示在线接力”活动。其中“国博专场”通过数字虚拟技术展示、8K拍摄并高清呈现等丰富形式,向观众沉浸式阐释了文字对于中华文明发展和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作用。此外,通过国博与腾讯联手打造的“手拉手全球博物馆珍藏展示”小程序,用户可在线鉴赏各国博物馆的珍藏文物。
“我们计划在国博推出一个智慧展厅,初步定在4月对公众开放,届时大家可以在这里看到博物馆怎样对文物进行数据采集、传输,对文物的状况进行监控,并进行多元化呈现。”王春法说。
博物馆教育对于传承人类文明、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传播知识文化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面对我国博物馆分布不均匀的情况,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刘万鸣,带来了《关于全国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将线上博物馆公开课纳入必修课的提案》。他建议,借鉴并采用目前大学广泛使用的线上博物馆公开课的形式进行多媒体授课;线上博物馆公开课的设计由教育部直接牵头,联合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等相关部门共同负责;围绕线上博物馆公开课组织丰富多彩的线下活动。
“让文物活起来”也是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持之以恒的追求。近年来,河南博物院成为“网红打卡地”,该院的文创产品也火爆出圈。马萧林介绍了河南博物院“让文物活起来”的举措:在展览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让公众获得延伸信息,华夏古乐团复原古乐器,创新演绎流行音乐、经典名曲,让观众聆听历史……“我们和腾讯、阿里巴巴等合作,将他们的新技术与我们的创意结合起来,讲好文物故事。”马萧林说。
马萧林特别关注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马萧林带来了《关于加强东北抗联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提案》。他建议将东北抗联革命文物列入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重大项目,加强东北抗联遗物和史料的征集与研究,进一步发挥东北抗联革命文物的教育功能。通过推进“互联网+抗联文化”,用好数字化、网络化展示手段,推出主题影视作品和短视频,扩大东北抗联文化传播力、影响力。
挖掘文化遗产价值
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近年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成果丰硕。文博工作者奔走于一线,不断挖掘文化遗产价值,为增强中华文明影响力传播力贡献力量。
为更好地履行职责,在过去一年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李六三先后调研了北京38处、京外24处、国外11处历史文化遗产地,与基层文物部门干部职工,古建筑、石窟寺、长城保护领域专家学者和施工团队管理者等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交流。
李六三认为,挖掘文化遗产价值必须明确价值挖掘对象,立足基础研究,通过多学科、多领域的融合,构筑文化遗产价值挖掘体系。同时,要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利用项目为依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全面加强文物多重价值的挖掘利用,将文物价值研究和阐释贯穿于基础理论研究、资源调查认定、保护方案和规划编制、文物保护修复和展示利用等文物工作的全领域、全过程,利用新技术、新手段、新媒体,系统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全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今年,李六三围绕科技赋能文化遗产保护、正确处理文化遗产保护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等方面准备了提案。
甲骨文研究在促进中华文化传播、增进文明交流互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长年坚守在殷墟考古一线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副站长何毓灵,一直在思考如何挖掘甲骨文的价值,让甲骨文“活起来”,贴近民众。
“甲骨文已经发现120多年了,发现了近16万片甲骨,这些甲骨分布在全球各个博物馆、研究机构、大学图书馆。”何毓灵认为,甲骨碎片的分散限制了对甲骨文的研究,他建议启动甲骨文数字化工程,在甲骨文出土地安阳殷墟建设甲骨文数字化平台,让全球甲骨“回归”殷墟。“以三维建模、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的甲骨文数字化工程,将为甲骨缀合带来革命性的变革。”何毓灵说。
何毓灵关注到,近年来,很多考古所主动走出去,去印度河流域、两河流域等区域参与发掘。“考古机构走出国门取得重要成果,对外交流活动非常频繁,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不断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