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改建后的“橘园”成为小区的赏心乐地。 □沪东新村街道供图
■记者 刘雅雯
四季常青的橘树、挺拔树立的松柏、修葺一新的小道、造型美观的座椅,盆景、树桩竞相争妍,还有点缀在墙角一侧的中草园,组成了沪东新村街道博一小区居民的又一好去处——“橘园”。
过去说起这个位于小区西南角300多平方米的荒地,小区居民都叫苦不迭。博一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奚小会介绍,这块荒地是小区建成前一所技工职校搬迁后遗留的废弃操场,小区种植爱好者在此种植大量果树,多年来被用来堆放杂物,逐渐变成垃圾乱扔、蚊虫泛滥、私自种菜、养殖家畜的角落。
“2021年起,我们通过党建引领,三会制度,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发挥居民自治,从拆除围墙到治理乱堆物、乱扔垃圾现象再到设计改造荒地、修剪果树,原来的脏角落开始发生一点点变化,直到如今绿荫遍地,处处果香。”奚小会说。
“老百姓期盼什么,我们就要想办法来解决什么。”奚小会介绍,通过前期走访调研,党总支发现荒地内有三处围墙,因为设计不合理导致该区域成了视觉盲区和卫生死角。于是,党总支就“拆除围墙”议题召开多次协调会,广泛听取和汇总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得到居民的支持后,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公司通力合作,通过法定程序将早已斑驳、老旧的围墙拆除。
围墙拆除只是改善环境迈出的一小步,怎样通过彻底改头换面将这里改造成为又一个居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好去处?党总支对标“精品城区”建设要求,带领各支部在充分调研小区居民需求后,初步形成改造花园的设想。在不断细化方案、多方撬动资源、做好环境维护的基础上,最终确定了“美丽家园”项目的落地实施。
荒地内有一百多棵果树,是一位小区居民从上世纪90年代起自行购买树苗并陆续种植的。在果树留还是不留的问题上,党总支反复与当事人沟通、与园林专家进行现场实地评估,最后决定保留部分品质较好、外观尚可果树,得到了当事人的认可。
“橘园”建成后,党总支一方面进一步挖掘社区能人达人,优化居民志愿团队,做好日常绿植养护和环境卫生工作;一方面继续依托“金博”绿景楼“自治金”项目,在“橘园”一角开辟具有科普宣传性质的中草药园,丰富了“橘园”的物种多样性和生态链。
“飘香果园”现身老旧小区,脏乱角落转为赏心乐地,博一小区正变得越来越美。未来,党总支将继续发挥党建引领优势,从居民最需要、最受欢迎的公共服务设施入手,实现公共空间与服务空间融合发展,让老旧小区迸发新活力。
(来源:浦东新区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