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嘉阳乐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佛教音乐(觉囊梵音)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自幼跟随师父学习觉囊文化,完整传承了觉囊梵音古乐、觉囊唐卡、造像、雕刻、藏医藏药等综合的艺术和文化内容,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
数十年来,嘉阳乐住全身心致力于非遗传承和保护工作,作出重大贡献。他创办了壤塘县第一个也是当地唯一一个免费向贫困青少年传授非遗技艺非遗传习所,并一直坚持到今天,总共培养了八百多名传承人和匠人。组织、挖掘和保护发展的非遗项目近二十项,建立了梵音古乐、觉囊唐卡、藏医药等17个传习所,已有一项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三项列入省级非遗名录。因此,壤塘被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他坚持向海内外社会各界推广、介绍非遗,在数十个国内外城市举办或参加过展示展演。中日合拍纪录片《唐卡画师之乡》记录嘉阳乐住带领传习所的故事,引起社会各界巨大反响。新华社还为此专门配发了报道“这部关于藏族文化的纪录片为何如此打动日本观众?”被中央宣传部评选为“优秀对外传播纪录片”。他坚持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通过生产性保护,创造性地将非遗与扶贫的时代任务相结合,并作为脱贫攻坚案例入选中宣部文献纪录片《我们走在大路上》。
嘉阳乐住初创壤巴拉非遗传习所至今,对壤塘县把非遗创造性转换创新性的发展理念作为县域发展主线的定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自身带动了十多个非遗项目传承和创新发展,而且还带动壤塘县非遗全面开花,硕果累累。培养本地青壮年掌握唐卡、藏药浴等技能,解决了本土上千家庭脱贫就业问题,在带动全县脱贫攻坚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嘉阳乐住多年以来在艰苦的环境条件下,以保护传统文化为己任,带领传习所自筹资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传播、创新、培养新人等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地处边远,闭塞、落后的国家级贫困县,带领传习所为当地的农牧民子弟提供免费学习传统文化技艺技能的机会,在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解决年轻人的就业问题,在促进民族团结、乡村振兴等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对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具有导向性和示范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