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田耕
人有“人设”,城有“城设”。作为已连续六届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的深圳,对“文明”二字的理解,早已化为这座城市的理念和行动。如今的鹏城,正积极参评首届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
以更严标准淬炼自我、用更大挑战提升实力,深圳的“走在前列”,正是这座城市的使命所系、发展所需、民心所向。从全国文明城市到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看似不显眼的区别,却有太多的内涵承载其中。《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为深圳作出“高质量发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可持续发展先锋”的战略定位,给深圳树立在新时代进程中的崭新路标,而“城市文明典范”则是破题的关键之一。对于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脚下有路。深圳市第七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至此,一条城市的向上之路,越发清晰。
文明是一种软实力,但没有硬支撑,很难行之长远。全力推进百万学位建设计划、打造线网密度居全国首位的轨道交通体系、近600家社康机构开放夜诊、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从宏观视野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必然对城市的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而深圳坚持办好市民身边大大小小的事,为民生幸福持续“加码”,也给争创文明典范城市夯实了最好的群众基础。当“人民城市为人民”有了掷地有声的付诸,人民也将为同一个目标而同心同行。
文明和文化相伴相生。最近,深圳出品的舞台剧《咏春》登陆国家大剧院,“演员5次返场”“观众全体起立”“谢幕时长10分钟”的热烈反馈,是深圳文艺精品创作在力求“破圈”之后的“必有回响”。不单单是《咏春》站在聚光灯下,在中宣部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里,深圳共有6部作品获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需要不断满足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些都能以润物无声的力量,涵养市民的文明素养,给争创文明典范城市浸染人文的底色。
文明需要共识认可,行动彰显价值引领——争创文明典范城市的诸多要素,最终都将由一个个深圳人践行。一段时间以来,深圳的凡人微光总让人感到温暖:“罗湖好校长奋力救起跳湖女孩”“众人接力施救夜跑倒地男子”“民警50条短信照亮抑郁女孩人生”……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不是靠理念或者逻辑就能达成,而是需要一个个举措、一次次行动来实现。
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深圳有“心”更有“行”。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列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深圳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正是以先行示范区的标准打造文明新高峰。行走在深圳,路面干净整洁,道路两旁绿意浓浓,志愿者服务犹如春风拂面,书香味沁人心脾……这是我们所熟知的深圳,而这样一座文明典范之城,还将给人们带来更多期待。(田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