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两岸多停估客舟
樯帆影里酒家楼
大运河承载着人们浓浓的乡愁
更延续着流淌千年的历史文脉
5月10日,2022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揭晓活动平行分论坛“京津冀协同发展视域下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及利用”运河论坛在武清金泰假日酒店开幕,多位重量级专家学者和媒体记者紧扣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及利用这一主题,围绕如何探求大运河历史文化之魂、挖掘历史文化故事、文化生态发展带建设与遗产保护、打造武清大运河独有特色、促进区域文旅融合发展等方面探讨和挖掘大运河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
运河之畔,武清风光无限;雍阳宝地,千年文脉再次激荡……
解析发展的文化密码
悠悠流淌的运河滋养了两岸因水而聚、因河而兴的劳动人民,也滋润了武清这片沃土。厚重的历史感,催生出保护与传承的文化自觉。
自区委“3+1+1”工作思路提出后,武清大运河文化生态发展带建设的大幕徐徐启帷。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区委要求,依托大运河武清段本体的景观风貌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不断加强生态环境修复,深挖地域特色文化,抓好遗产保护传承,高标准、高水平、高品位打造大运河文化保护带、生态旅游发展带、乡村振兴示范带……
在了解了武清为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所做的努力后,北京史地民俗学会理事、北京大运河文化研究会会员任德永表示:“大运河,一水连通京津冀。武清大运河文化生态发展带建设的提出和规划,是集中展示大运河文化魅力的点睛之笔,武清用一系列招法举措,以线串点,延续了运河文脉。我来自北京市通州区,作为大运河文化的传承者,希望京津冀连在一起,实现水上的通航,也希望武清持续发力,把大运河文化传承发扬下去,让更多人听到、听懂大运河的文化之声。”
筑起大运河文化 “同心圆”
“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随着社会快速发展,文化传播也有了新的媒体力量来承载。在论坛上, 微博总编室主任、执行总编辑薄红恺分享了微博在运河文化传播方面的“无限可为”。
新时代下的大运河,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谈及武清运河文化产业发展,薄红恺说:“大运河武清段风景秀丽,文化底蕴深厚,为武清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丰厚的文化滋养。近年来,武清运河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对于打造宣传武清形象、展示武清文明、彰显文化自信的亮丽名片具有积极意义。希望武清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凝练武清段大运河文化精神精髓,并以此作为中心思想,利用新媒体等手段,高标准做好大运河文化宣传工作,高质量讲好武清大运河故事,让更多人因运河了解武清、爱上武清。”
品味大运河时代新风貌
大运河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客厅”,有朋自远方来,它总是先人一步,用涓涓流水迎接每一位客人。
论坛结束后,与会嘉宾、媒体实地参观了大运河武清段沿岸景观。中国青年报记者张玉佳在参观了南蔡村镇丁家村“红色研学金穗小镇”后,深有感触地说:“这趟运河沿岸参观之旅,让我亲眼见证了古老运河在武清重焕生机,深刻体会到了武清大运河的深厚文化底蕴。2020年我曾到过丁家村,参观了这里的面粉厂和葡萄种植园。3年后的今天,我再次来到这里,发现无论是生态环境还是乡村发展,都有了飞跃式进步,武清依托大运河所取得的发展成效是非常显著的。”
江南北国脉相牵
千年运河灿华章
武清将不断推进
大运河文化生态发展带建设
切实将市委市政府“十项行动”和
区委“3+1+1”工作思路
转化为施工图、实景图
把大运河武清段建设成为京津盛景
向世界讲好运河故事、武清故事